略微懂些西方社交礼仪的人,应该知道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对于收入、年龄、两性关系这类问题,是属于极其个人化的隐私范畴,不容询问或打探。否则,轻者定义为没礼貌,重则定义为侵犯了隐私权。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群,更加意识到作为人、个体存在的自由和独立的重要性。我不太懂西方文化,这只是个人基于多年和不同的“国际友人”打交道后,所作出的最浅显的理解。
中国社会看起来是个非常具备界限感的大群体,各种围墙、大院之多,可以说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很少见的现象。甚至是如电影《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所描述情景那样:一坨牛粪,如果是周边插了几根棍子或丢了几块土块,那么,这坨牛粪已经“被界限”了,是一坨有了主儿的牛粪;事实上,的确如此,这在民风淳朴的乡村,是最普遍不过的事儿。
然而,貌似无处不在的界限感,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际交往中,缺失得厉害。常见一些文章吐槽被催婚、被催买房、被催生娃、被催生二胎。
这些最起码的个人人生的事儿,都跟家族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脱不了干系一般,甚至是牵连到整个村落……
当年,在我的弟弟妹妹先于我这个姐姐结婚后,别说我的父母亲、家族族人,真的是连整个村子的人都有些开始为我“操心”了……最后定义为:她不嫁,是不便嫁,做小三、被有钱人包养着。
诸如此类跨越界限,干扰别人生活的事,太普遍了。令人无奈之极。
前几天开家长会,班主任吐槽有些家长甚至会夜里十点多打电话给他,相当不见外地责问是不是语文作业过多,孩子做到深夜无法完成。
我且不谈作业是不是真的太多,光是在别人的工作时间之外打扰这事儿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对界限感认知弱,根本意识不到自身的行为已经打扰了别人。
说白了,教师也就是一种职业,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教师需要24小时待机受命。本来,孩子的问题需要解决,可以求助老师,老师也有义务和责任提供协助。但是,不是随时随地!
在老师在工作时间之外,协助家长解决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完全是出于师德、出于责任心。但是,绝对不应该是老师应该履行的职责。
这是对教师这种职业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而家长没有这种尊重和理解,打破了最基本的人际交往中的界限,结果必然是双方的不愉快,甚至是纠葛纷争。
几年前,我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时候,身处一个家族式管理的小团队里。当时的上司,是个爱岗敬业的好经理,最引以为傲的是他在董事长面前提到的“7*11工作制”,也就是传说中的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
我的职位是翻译文秘类的角色,受尽上司在工作中毫无界限感的折磨。他会因一些工作中的小事,在我下班途中打电话让我立刻返回公司、会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处理完善,在夜里十点多打电话责骂。
他或许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在夜里十点多的时段里,别人正在做着什么……然而,不管是在睡梦中、还是在行周公之礼,都是不容打扰的私密空间。这个经理多年如此行事,故得绰号“暴君”。
我多年屈于一份“为了三斗米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工作,忍受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起码的界限而遭受干扰,是出于生存和人生财富的原始积累的考虑。
但对于打扰私密空间的事,我一直在抗争。清楚地记得有天晚上,正在亲昵之中,先生的电话骤然响起,犹如《午夜凶铃》般……我大略听到的内容是他的一个同事询问工作中的事。
忽然间,邪念爆发,我故意学着AV片中的女主角,夸张地叫唤呻吟……让我尴尬是吧?那我就让“令我尴尬的人”更加尴尬。先生哭笑不得,我也置之不理。
工作的本质是什么?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更加美好?为了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各个阶段都不一样吧!对人的私有时间、自由的尊重,中国的现状很不乐观,尤其是那种家庭式企业和管理模式,让人不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而是为了工作而活着……归根结底,这些是社会人际交往相处模式中,缺乏对人作为人的自由独立的理解和尊重,缺乏最低底线的界限感导致的。
人际交往相处中界限感弱导致的很多纠结纠葛,不仅仅存在于工作之中,还存在于亲密的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婆媳之间。
最令我难忘的是姐姐曾经说起的家事。姐姐家是独身子女家庭,有一个女儿。这在闽南地区婆家那个重男轻女的大环境里,是非常不讨好的。好在姐姐生活在市区,而不是婆家的小县城。但是,在姐姐和她婆婆一起生活的十多年里,免不了受尽婆婆传统思想里的没儿没后思想的折腾。当年,婆婆在得知姐姐生的是个女儿的那一刻,几乎是绝望地喊到:“死了、死了,生了个女孩子!”生活中遭遇的各种类似境况,不胜枚举。
到了近几年,随着姐姐婆家的几个侄儿逐渐长大,婆婆跨越界限干预姐姐的生活的事越演越烈。
先是要求将房子“租”给两个同在市区工作的侄儿。姐姐收着首套房子每月两千多的房租,用于贴补各类家庭开销,本已很拮据。如果两侄儿住进房子,房租的事,或许就是可有可无了。本来吧,这么亲的人,借住又怎样呢?婆婆或许就是这么想的。往往是“请佛容易送佛难”,姐姐不敢冒险,坚决不同意婆婆的做法。
再后来,或许是她的婆婆考虑到姐姐没有儿子,根本不需要有两套房子,就盘算着将姐姐的首套房子“卖”给有两个儿子的大哥家,跟姐姐提起过多次。姐姐觉得婆婆不可思议、不可理喻,没同意。
事情发展到最后,姐姐的婆婆跟婆家大嫂“商量好”卖掉姐姐的房子的事情:由大嫂筹齐二十万元,买姐姐的房子。开什么国际玩笑呢这是?当初买房子的价格都不止二十万,而且房子周边已经发展成繁华商业区,万达商业广场就在房子的东边十分钟步行的距离,房子的市场价已经过百万。
房子肯定是不会随婆婆的意愿处理,但是婆婆的这种打破界限底线的行为导致的妯娌之间的矛盾和尴尬,着实令姐姐烦恼了很久。
这是我在现实生活里见过的很严重的由于婆婆的界限感太弱,导致媳妇为难尴尬的事情。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里,担任主人角色的是妻子和丈夫。公公、婆婆的界限感太弱,容易导致各类家庭矛盾和纠纷。
界限感弱导致的矛盾和纠纷,典型地存在于婆媳之间。其实,在亲密的爱人之间也普遍存在。有些丈夫生活卫生习惯不太好,将自己的内裤还有臭袜子,不做任何处理,就丢给妻子;甚至是满嘴烟酒味,不刷牙不洗脸不洗澡的时候,向妻子讨“亲热”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这里,我并不是要批评男人在婚姻里的丑陋,而是列举些例子,说明在夫妻这样亲密的人际关系里,也是缺乏界限感的。记得有一次,先生抽完烟,就过来讨亲吻,我躲开了,说:“你抽烟了,不让亲!”先生自讨没趣、但也有自知之明,说了一句让我笑岔气的话:“幸亏JJ不抽烟!”
界限感,其实是对“自己”之外的“其他个体的人”的一种最起码的理解和尊重。不要过多期待亲密爱人能容忍包容你的脏和臭,特别是女性,脏,是最可怕的恶习之一。有个亲密朋友说起过他曾经因为妻子的头发太臭,在行周公之礼时,中途退场。
界限感,就是在大到和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人、小到家庭里熟悉亲密的成员的交往相处中,保持界限和度,让“自身”之外的“别人”不为难、不尴尬、不嫌恶。唯有多点理性反思和思考,才能在抱团取暖相亲相爱相处交往的同时,具备最起码底线的界限感,具备“不打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