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天 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一生……

(明天要早起出门,贴一篇旧文,《斯通纳》读书笔记,也符合目前的心境。以后会再读的一本书。)

1 前言

不记得哪年看哪本书时看到过这本书的名字——《斯通纳》,里面提到什么早已忘却,看书名也完全猜不出是写什么内容,但这个不知所谓的书名是记住了。一本书的序言或正文中,常常会提到其他书名,以此为线索将相应的书列入自己的阅读书单,是我习惯的书单确定法之一,但当时可能是没找到这书,后来就忘了。

经过许多年,时间来到了2020一言难尽的今天。没有大书房大书架,纸质书摆不下了,开通了KINDLE包月12元畅读——是的,年纪长了很多,酸甜苦辣尝遍,所幸依然保持了读书的习惯——这一次,翻到了《斯通纳》。

现在也许是比几年前更好的时间来读懂这本书,读懂一个平凡的人平淡隐忍的一生。在这缓缓流动的岁月里面,你能看到其中的波澜和闪亮吗?你能看到他羸弱之中的坚定、失败背后的成功吗?又能在多少个斯通纳生命的瞬间,你确信是瞥见了自己的影子?

2 故事梗概

威廉·斯通纳,一个出生于小农场贫困家庭的男孩,带着父母能凑到的仅有的钱来到哥伦比亚读大学。他读的是农学专业,为得是大学可以教给他改变土地贫瘠现状的知识。在一节辅修的文学课上,老师对他的点拨触动了他,之后他转到文学专业,走上了计划之外的一条路。

他在大学完成英语文学本科和硕士学业,拿到母校英文系助教职位并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并一直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去世。他获得助理教授职称没花几年时间,但此后再未升到更高的级别。

对他生命历程造成影响的除了父母,集中在不多的几个人物:一位良师、两个朋友、一个对手、妻女和一个情人。然而生命最终,你会看到有一根生命的弦始终牵引着他走完只属于他的这一生。

3 父母与良师

父母给予他的除了送他上大学的决定,余下的只是祖辈传承下来的农场生活的困苦与坚忍。从他被斯隆教授触动的那一刻起,他与父辈生活的那条纽带就被割断了。“他能够从中再次捡回自己第一天体会到的那种发现感,那时阿切尔·斯隆曾在课上对他说,他刹那间就变成另一个人,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人生有时候面临各种可左可右,决定今后的命运有时可能就是一瞬间。

斯隆教授发现了他,并为他指出了一条未来的路。“莎士比亚先生穿越三百年在跟你说话,斯通纳先生,你听到了吗?”

斯隆教授对他的影响还包括看待战争的态度。斯通纳本科毕业那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青年人之间笼罩着一种冲锋陷阵的激情。斯通纳被裹夹在其中,然而“他憎恨战争制造的撕裂,内心没有特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无法促使自己去恨德国人”。

老斯隆肯定了他,“一场战争不仅仅屠杀掉几千或者几万年轻人。它还屠戮掉一个民族心中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永远不会失而复得。”“你必须记着自己是什么人,你选择要成为什么人,记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的重要意义。”

行文至此说点题外话。像那一代人面临的两次世界大战,现实世界中周遭环境变化日趋剧烈,黑天鹅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人在其中是随波逐流,还是在惊涛骇浪中依然能掌好舵不偏离航线,“记着自己是什么人,要成为什么人”?

像这次新冠疫情,前几天聊起来大学的孩子们无法返校,朋友孩子读北大,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即确定完全按正常教学日程启动居家线上教学,老师提示所有的课程、考试都不会有延迟或取消。我们颇感慨了一番,这样“在不确定环境中排除干扰保持定力与正常节奏”的事件教育,恰是教育的内容之一。

4 两个朋友

斯通纳决定留在学校。他在大学的两个朋友选择了出征。马斯特思于入伍一年后战死,费奇于战后回到学校后来成了他的院长。

马斯特思是个聪明人,他在故事中的作用有两点。一是通过他点出了3个年轻人的特质——也是芸芸众生和读者诸君可以自我比对的形象。二是他的话和作为身边朋友的真实死亡,对斯通纳的人生观念形成了持续的影响。

马斯特思对三人的评价:

费奇:有能力,不够勤勉,达不到这个世界要求达到的程度。有能力当个混账,但不够无情到可以持续当个混账。不是最诚实,但也没有异常不真诚。

斯通纳:梦想家,堂吉诃德,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有某种东西值得去寻找。总是对世界有所期待,不会跟它去搏斗。太弱,又太固执。“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

马斯特思自己:对这个世界而言,我太聪明了,总是无法闭嘴不去评论这个世界。所以我只好被封存起来。

三个朋友的人生故事印证了这个聪明人的眼光。

费奇会参与大众认同的游戏,他与当时热烈的年轻人一起应征入伍,回来后因着这份经历和灵活的社交手腕最后获得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职位。他不弱,但也不拼;不善,但也不坏。在斯通纳的对手系主任针对他时,他会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很多时候倾向于充当和事佬,而不像斯通纳的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不屑于斯通纳的不肯变通,但还是会在能力范围内保护斯通纳的这份执着。

费奇,差不多属于最大众化的人物形象,适应社会规则,按部就班做好社会人,也能成为一个经济适用的朋友。

马斯特思,太聪明太通透,以至于作者给他的安排只能是早早死去,像他自己说的“只好被封存起来”。他20多岁,就看透了包括自己在内的3个朋友的个性特质,也了然人生的意义在于“到这个世界走一遭”。他去参军,不是像费奇那样是基于群体意识,“我想,自己去参军是因为我参不参都无关紧要。也许等我回来,走向等待我们大家的与世隔绝的慢性灭绝之前,到这个世界上再走一遭可能会很有趣。”“你要是想去的话,看在基督的份上,别是为了上帝、国家以及亲爱的老美人民而去。要为自己而去。”

这是一个通透的人,他活20多岁,已经活得比60岁都清醒了。

5 妻

斯通纳的婚姻是失败的。妻子伊迪丝在原生家庭中生活在各种规矩之下,被过度保护和监管,却缺乏爱的滋养,活得像一个没有生气的玩偶。她嫁给斯通纳也有逃离家庭的成份,但是婚后,她无法走出少女时代的束缚,不善于处理亲密关系,包括夫妻感情和亲子感情。

她的生活就是为了完成必须的任务,结婚、生育、维持一个家的样子。但是表面的家庭生活下,她回避丈夫,无法抚养女儿,她轻描淡写地谈论丈夫的婚外情人,当然最后,她仍与丈夫达成和解,她甚至并未为此有任何吵闹,在她看来,这并不影响她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务。

伊迪丝的一生,差不多是浮在生活表面的一生。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如此,也许像她的童年,一切都被安排好了:在保护和监管之下,读书、做针线活儿、弹琴画画、学习着装礼仪或无所事事,但是她没有看到过父母之间爱的表达,“她从来没有想过可能要对别人的幸福生活负责。”对她的教育让她忽视了哪怕“稍微关心下那个自我”。

斯通纳在婚后一个月就知道自己的婚姻失败了,但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像马斯特思说的,“你不会与这个世界拼搏。”他默默地接受了婚姻的失败,凭一己之力维护家庭的运转。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努力增加课时赚钱,换房子,倾注大量的精力照顾女儿,把时间投入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加确定了对他的文学研究事业的热爱。

这是斯通纳的家庭生活,平淡甚至失败,但他在其中勉力维持,在抚养照顾女儿中付出与收获爱,在移情工作中发展对事业的热爱。

6 对手

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斯通纳的人生并没有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家庭生活之外就是工作。他在工作上的失意几乎完全因为这个对手,他的直属领导,英文系系主任劳曼克思。

他们之间没有个人恩怨,过结完全起于斯通纳不肯放弃内心坚守的原则。

劳曼克思举荐一个学生,想让他通过考试并留校获得任教资格。斯通纳在考核学生时发现其完全不具备学业能力,并且品质恶劣,当上教师将是一场灾难。斯通纳阻拦了这件事。

劳曼克思对他威逼利诱,费奇劝他实际点,都不能改变斯通纳的坚持。他的霉运从此开始。

劳曼克思展开了无下限的攻击,他的课被安排得支离破碎,他的“仕途”从此终结。文中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阅读时的感想是:蛮不讲理的人可以如此理直气壮、颠倒黑白,还面不改色,叫人张口结舌。希望你没有碰到过这种人,可是谁没碰到过呢?

在与劳曼克思的对抗中,斯通纳有妥协。他的妥协是,接受了连讲师都不能接受的苛刻排课,接受从此再无升职可能的事实。他更有坚持。他坚持维护内心对大学和文学事业的美好期待:那样安全、静谧,容不得一丝玷污。为了内心的坚守,他付出了沦为尘土的代价。

7 情人

凯瑟琳是参加斯通纳文学研讨班的进修学员。斯通纳赞赏凯瑟琳的论文初稿,劳曼克思举荐的那个学生却对此论文大放厥词,如此起了一个渊源。但真正的交集始于凯瑟琳请斯通纳点评她初步完成的论文手稿,像老斯隆发现斯通纳一样,这一次斯通纳发现了凯瑟琳。

他们的感情建立在互相欣赏的知遇之情上,对已婚的斯通纳来说,这无疑是最危险的境遇。在拿到凯瑟琳的论文稿件,一切没那么明朗的时候,他就敏感而警觉,“他害怕去打开那个文件夹,……他警觉地看着文件夹,好像是一个敌人诱骗他再次投入一场自己早已声明放弃的战争。”

然而,“他没有料到自己会有那么强烈的挣扎”。凯瑟琳无疑是斯通纳寂寂无声的生命中最明亮的光点,他们可以交流,可以互相理解,他们的相处如此默契融洽,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读书,研究学问,彼此欣赏,没有对对方额外的要求。

然而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凯瑟琳能在生命中出现并停留片刻,已经是奢侈。劳曼克思发现了斯通纳的软肋,他们面临其实彼此都早已预知的分手结局。对话克制忍耐,是对两人感情最升华的备注。

大意是说,他们都知道,他如果抛弃一切,她会跟他走。但是那就意味着他们什么都做不了,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不是因为……,不是因为……,只是因为害怕我们自我的毁灭,以及我们现在所做一切的毁灭。”

“我们至少现在可以从这件事中走出来,还能做我们自己。我们知道我们是——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分开后斯通纳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再次回到研究和做学问的激情中。他发现这是从来不曾背叛过自己的那个唯一的生活。这也是他与凯瑟琳都喜欢的生活。

他再也没见到过凯瑟琳。再听到她的消息,是他已年近六十的十多年后,她写了一本书,书上的献辞是:“献给威·斯。”

8 斯通纳

作者在全书第一段总结了斯通纳的一生。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他的课后记忆犹新的学生瘳瘳无几。他死后,几位同事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了一部中世纪的文献手稿,……书上题记:‘获赠密苏里大学图书馆,以缅怀英文系的威廉·斯通纳。’”

不用说历史留名或校史留名了,在别人眼里,斯通纳的一生可以用短短一段文字概括完,就像读这本书的我们。

即使是展开来描写斯通纳一生的厚厚的这本书,初看之下,不过是四十几年时间缓缓地流过。人物只是上面提到的几个人物,地点只是大学和家,少年时的农场只是远远的背景,事件也只是围绕着求学、工作、家庭和感情生活。贫困少年,却得遇良师;求爱成功,却婚姻失败;得到热爱的事业,却受领导排挤;家庭事业双困顿,却幸遇知音;最后放弃了,继续自己的教学与研究,却罹患癌症,直到最后的生命尽头。

即使有些微不同,也仍是普通的人生。

弥留之际的斯通纳也在自问,“他冷静、理智地深思起自己这辈子看上去似乎难以回避的失败来。”友谊、婚姻、爱、当教师,他都品尝了,拥有过,也放弃过。

他还期望什么呢?他问自己。

“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好像起于一丝夏季的微风。他模模糊糊回想着自己念念不忘的失败——好像它有多重要。此刻,在他看来,这些想法太平庸了,太不重要了,与他曾经度过的生活相比太没有价值了。”

“他就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人。”

这才是斯通纳的不同。在弥留之际的自问中,这个整本书整个人生都显得泯然众人的人,显现出他的坚持,他的完整,他自己把握的一生。

9 重读才能看懂的细节

断断续续写了三天,差不多重读了一遍,又发现第一遍没注意到的隐藏在平淡描述中的内容。摘录两句编辑推荐:

《斯通纳》的故事关乎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却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第一眼阅读《斯通纳》,你也许看到的是故事;第二眼阅读《斯通纳》,你也许感受到的是经典,第三眼你看到了生活,第四眼你会发觉,你看到的不是他者,正是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