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舍友在宿舍给家人打视频电话。
无意中听见她严肃地教育自己的弟弟:
“你都已经十岁了,已经是个男子汉了,不可以再总是这样黏着我!”
“你为什么不收心在自己的生活上?你有没有想到过姐姐也要学习也要上课?”
虽然室友插着耳机,我可以想见那个十岁小男孩嗫嚅沉默的神情。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室友家乡三年级的弟弟显然还是没有放下对姐姐的惦念,每天上放学的间隙都霸着任何可得的通讯工具跟姐姐聊天。
室友今天一反常态,决定让弟弟接受一个更大人化的视角。
“我每天问你有没有起床有没有吃饭有没有写作业有没有睡觉,还要怎么样呢?我寒暑假在家的时候明明也一直在陪你呀。”
放下私念将心比心,恐怕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残忍的一课。
我明明那么喜欢妈妈整日的陪伴,却还是要承受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的痛苦;
我明明那么留恋班主任老师的课堂,却还是要面对她离校分流的结局。
就像我那位舍友的弟弟,对姐姐千丝万缕的思念和依恋,却不得不忍受姐姐一次又一次大学开学离家的分别之苦。
十岁的孩子都还太小,发生在周围的思念强烈又单纯,只是因为年纪小,才无从表达,无法分辨,更无力争取。
仔细想了想,谁的童年又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不得不一次次跟自己小小世界里扳着手指头就数的过来的心爱之人告别,承受着大人不肯体谅的相思之苦,为自己炽烈又稚嫩的情感害臊,夜晚闷在被子里头想不明白阴晴圆缺的道理。
一个小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要斩断好多情思啊。
小时候特别喜欢姑姑,因为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姑姑一家来我家串门的频率也大概就一年两三次,每回来我家也就住上个两三天。
那时的我总是在姑姑走后的几天里失魂落魄,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头捂在被子里,想到姑姑的种种好,泪珠就不自觉地往外滚。
只是这想念,倒一次都不敢真的在家人面前表现出来。
每个小孩子对表达情感,都有种天生的胆怯。
其实我完全能够理解舍友对弟弟那些“残忍”的话背后的良苦用心,作为一个成年人,这世上又哪里有更多出口去坦露情感呢?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女孩问莱昂:
“生活是只有童年苦,还是一直苦?”
莱昂回答:
“一向如此。”
是啊,从孩童时期便感到无力挽回心爱的离人,而长大之后只是在一次次心痛中学会了麻痹自己的痛感神经。
只有这样,我们才得以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踽踽穿行风雨不避。
在这之前,我们不仅是经历了第一次进幼儿园,喜欢的老师的离开,小伙伴的转学,我们也在后来的日子里挨过了心上人的冷淡,挚交的背叛,甚至亲人的逝去。
我亲爱的姑姑一定能察觉到每次她离开我家时我这个小侄女的落寞,耐心的室友也一定能理解弟弟作为小孩子舍不得自己离家在外求学的心情;只不过她们都选择了不说破,选择了告诉我们要更成熟的面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