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去电影院连看了两部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一部哭成泪狗,一部笑成猪叫,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的感受。
为什么刷这两部呢?我是因为朋友推荐,孩子是因为对外星人,地球感兴趣!考虑到孩子看完会问问题,我便提前做了些功课,毕竟我这方面知识不熟悉!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同名原著改编的,《疯狂外星人》的故事灵感则来源于他的另一部小说《乡村教师》。
我并不是一个科幻迷,几乎不读科幻小说,也不迷恋科幻电影,但是当我了解完相关背景知识和作者信息后,我被大刘构建的庞大世界观和非凡的想象力彻底折服了,也被他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
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大作家,即使在小说获奖驰名中外以后,依旧选择住在山西小城阳泉,维持着一名普通计算机工程师的身份和生活,这份淡然和豁达让我动容。
当大多数人在城市里为自己的生活琐事奋斗的时候,他也在为生计奔忙。但他心里相当大一部分,却在考虑跟现实完全没有关系的宇宙终极想象。
当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阴沟里的时候,有人在仰望星空,思考着关于全人类以及整个宇宙的秘密,也有人选择默默奋斗,当然也有自暴自弃的,这是人不同的生活态度,而我更愿意理解为人的思维模式不同!
不同的人,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下也自然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下便有了每个人不同的行为模式和选择!
电影内容不剧透,留给大家自己找时间去亲自体会。
《流浪地球》之所以让我如此震撼,不仅仅是因为有特别棒的特效呈现,更重要的是大刘在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观下面讲了一个有关亲情、有关家国情怀以及有关希望的温情故事,我在这个故事里感受到了一股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由衷的为祖国喝彩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看完电影准备离场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评论电影安排一个初中生跟着哥哥去拯救全人类,两个青春期的熊孩子就掌握了整个人类的命运实在太搞笑,电影就是电影!
对此我的感受恰恰相反!
难道我们的未来不就是孩子们吗?整个人类未来的命运本就应该掌握在年青的下一代手里,他们心怀对未来的希望,愿意动脑子想办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并且愿意排除艰难险阻坚持行动到底,人类的未来才会真的有希望!
往小了说,每个人努力拼搏,学习育儿知识,陪孩子成长,难道不也正是为了未来吗?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再次感慨想象力才是人类最美的奇迹,带着地球流浪的想象太厉害了,连孩子都忍不住跟我说,好酷!
所以,请不要轻易跟孩子说这不可能,而是要说说: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而让我不断反复思考的是电影里的一个小细节,让我对一直以来坚持的育儿观更加坚定不移!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里,吴京扮演的空间站宇航员在与俄罗斯的同事交流的时候,双方各带了一个耳麦,就实现了完全无障碍的实时同声传译。世界各地救援队的人们在互相交流沟通的时候,也都是凭着一个小小的耳麦,就实现了无障碍沟通。
这一幕不会只发生在科幻电影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幕其实已经发生了。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当大数据的积累足够丰富的时候,AI自我学习功能一定会让实时翻译的准确度和精准度越来越高。人类打破“巴别塔”的沟通障碍,各民族之间互相实现无障碍交流,根本不是科幻,肯定会真实的发生在社会生活中,智能时代的到来,那么面对新世界你的育儿观是什么?
我认为是建立在身体,心理都健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良好的情商,爱商,丰富的知识框架,永远都保持着一颗好奇心!
无论是大刘的《三体》、《流浪地球》、《时间移民》抑或别的,以及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弦歌》等科幻作品,其共性是:它们全部基于物理、数学、计算机、经济学、哲学等科技与人文专业的常识,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难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爸爸在车里播放了音频,父女俩开始聊起了太阳系啊、木星啊、水星啊、宇宙啊等等一系列的十万个为什么了,不得不说,天文学还真是一个构建孩子宏大世界观,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学科,音频也一并推荐给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一起学学试试了。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啦~
mily老师专注家庭教育领域、儿童数学思维的启蒙和培养,重视对儿童思维模式的培养。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