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我们五年级的课程是名著导读《西游记》,这是一部学生非常熟悉的作品,书中的故事孩子们如数家珍,所以上课之前满怀忐忑。我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去理解这部作品,更深入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感受作品的博大精深呢?
思虑再三,我把九十分钟的课堂分成了两部分:课堂前四十五分钟通过视频、ppt、《西游记》经典剧照等让学生整体认识作品,用思维导图画《西游记》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考点。
五分钟休息过后,后面40分钟和孩子品读《西游记》中最熟悉的故事 《三打白骨精》。白骨精的三变是故事的起因,在感悟这一人物形象时,我力图通过对”村姑”和“老公公”的描述,引导学生感悟村姑的“美”和老公公的“善”,更进一层挖掘出美的背后是心灵的丑。善的背后是心灵的恶。而对于老婆婆的形象感悟,我则换用对比的手法,扣住一个“闪”字展开教学,从而学生产生外表“可怜”,实则“可恨”。读完“三变”,白骨精的反面形象就显露无遗了。学生评价的词语很丰富,有阴险,狡诈,贪婪,蛇蝎心肠,诡计多端等。我顺势引导:那么在这三变中,白骨精分别是的是哪些计策呢?我当时预设的答案其实只有三个:美人计,离间计和苦肉计。谁知,学生生成的答案却大大超越我的预设,而且十分在理。如:化作一缕轻烟,那是金蝉脱壳之计;化作老公公来寻找妻女,那是连环计;迫使唐僧念紧箍咒和逐回花果山,那是借刀杀人之计。学生的答案让课堂变得更美丽,更有生趣,同是也让我想起了 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
经验告诉我,课堂行到第30分钟左右,是学生的思维出现疲惫的时刻,如何让学生跳过这一“盲区”,将认真听课进行到底?我根据刚才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对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性格分析,话锋一转,抛出一个“读完这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个角色?如果这个角色放在现在这个时代,你觉得他会成功吗?”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孩子进行讨论,并推选一个代表上来分享的小活动。分享完后,没上台的孩子心中有很多的话要说,或者是对唐僧的埋怨,批评,或者是对悟空的同情,安慰。此时此刻,安排学生写话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果然,学生都能静心书写,表达自己的心声。
回顾整个课堂,让我最难忘的有两个地方:难忘之一,介绍完三打的故事后,我及时提问:为什么是三打?你还知道哪些带三字的故事?除了学生说的说明不好打了,很困难了等,其中一个同学这样回答的:“俗话说‘事不过三’,三次就是一个极限了,前两次可以原谅,第三次就绝不能原谅。白骨精,不死心,前两次很可以原谅,那么第三次就不可原谅,必须要打死。”当然这个答案对于这个问题不太恰当,但是可以看出学生他明白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原则,相信他也会在学生或者生活上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事不过三”的。我抓住时机总结:有“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古典小说中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波三折”。把人物的情感,心里的距离拉大再拉大,故事的情节就产生了,人物的性格就站立起来了,故事的主题就深刻了,这就是古典小说的魅力。如果抓住这个特点,打开人物情感的密码,这就是走进经典的一把钥匙。你还知道哪些与“三”有关的故事吗?生:三气周瑜,三顾茅庐,三借芭蕉扇……
难忘之二:让学生自己动笔分析人物的现实意义时,有孩子是这样写的:“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本领高强,并有一双能分善恶的眼睛,一颗勇敢、嫉恶如仇的心,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的形象。但是我也有些担心他,他有时候太性急了,好心办坏事,所以老是让师傅误会他,生活就出现了很多麻烦,希望他能快点改掉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孩子们笔下流淌的文字,让我看都了文学作品的力量。
上完了本次《西游记》导读,有惊喜有收获,同时也还留有一些遗憾,遗憾还有部分孩子没来得及表达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课程就结束了;遗憾没有时间和孩子们分享更多的故事,交流更深的阅读体会。上完这次课程,也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语文课不能只上语文课,这样的课程课堂我们还要做同样要认真研究,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真的是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