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若夫
大抵写作之人,都怕辜负的便是读者的期许,我亦如此。前几日小文《大学挣7万,我只是尽力做了3件事》发表后,让我异常感动的是,许多素昧平生的文友在后台与我吐露真情,分享大学或幸福、或迷茫的点点滴滴,何其幸也。想到许多文友大学里的迷茫和曾经迷茫的自己,一种责任驱使我分享这篇小文。我本尘埃,故不敢言及大学你要如何如何,仅结合自身受用的几件小事分享一二。
1.新领域里学习的能力
笛卡尔有句名言:“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确实如此,每当我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才发现要学习的事物太多太多。
大学从理转文后,面对新的领域,新的环境,兴奋、紧张、迷茫之余,我为跟上进度,听从良师建议,先构建了自己的史观,深度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此作为进入文学的第一步。未曾想此书带给我启发颇多,还有幸在恩师指点下报一科研项目获得省教育厅三等奖。
工作后,我又从事了和本专业并不相关的全新领域,面对无背景、无经验、无高学历的窘境,发挥着初生牛犊的傻气,不断在新的领域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最后收获了一份惊喜。
试用转正前夕,定编定岗。因平日里皆做些寻常之事,本该发配至单位的一个下级单位从业,前一日上午领导已找我谈心,拟转岗他处。未曾想当日下午单位欲报一材料至上级单位,几易其稿,皆不完满。我抱着试试的勇气写了一篇,领导却对我在如此短时间掌握专业知识至该程度加以赞赏。
当我第二日收拾妥当准备离开时,被领导叫住,然后走向了另一能了解单位核心工作的岗位。当时颇为欣喜,我想这便是在新领域里学习能力带给我的切身益处。
2.人际交往的能力
生而为人,离群索居并非易事,如此,学会人际交往便是生活里不可回避之事。
上大学前,我有些内向,为了在大学里改变自己。大一时也做了一些“疯狂”之事。譬如,一年里,听遍了每个学院的课,尝试和不同的人交流,结交不同的朋友,获益匪浅。
大学中,社团和一些学生组织是人流颇密之所。那时,入社团需交社费,我则常常混进喜欢的社团,学习不同的技能,最后竟也自动被默认为“内部人员”。印象深刻的是,在记者团里发掘新闻线索时,总能获取一手资讯,有一次意外发现藏于民间的高手,竟创造了一种新的字体,新闻在省新闻网发表后,还有幸获得新闻二等金。后其他新闻获省里新闻奖皆得益于此。
入学前,时常听人说起,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毕业后进入单位,才发现人际关系虽远比大学复杂。但因大学时日常常锻炼,也未觉有难为之处,与人交往颇为愉悦。我也常见一些毕业多年的人因人际交往能力不佳,与领导、同事关系不好,终日厌怏怏不乐。
与人相交,我常持“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之念。多年走来,虽有吃亏,却也觉得心中坦荡,并无不快。人际交往能力也因此得到提高。
3.无条件时创造条件的能力
少时,时常听得一句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年幼时未解其中真意,入大学后发挥空间变多,便多有尝试。
大学时候,我担任班长和系里新闻社社长,为给班上创造机会提高整体学分,评选优秀班集体,便去社会上联系养老院开展爱心活动,如此一来,既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了爱心,也让参与的同学获得了相应学分。
任社长时,新闻社刚满2岁,籍籍无名。为提高知名度,我便带头其他新闻社一起组织开展活动,一来二往,竟也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新闻社。
工作之初,远离了图书馆,顿感闹了书荒,不得不在周末跑到市里图书馆借书。后听得市图书馆有送书下乡活动,为方便读书,便极力推动图书馆在单位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一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亦能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当然,也就满足了我读书的愿望。最后因此举,也得到赏识,可谓一举多得。生活途中,难免诸多难处,如能刻意培养此能力,或许会收获意外之喜。
如上种种,便是我在四年里培养的3种能力,如今想来,受益颇多。如能带给你些许启发,便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有误导之处,请多指正。
(转载请记得联系作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