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当我去图书馆寻找想要借的图书时,误打误撞看见了这本书,翻了一下,觉得不仅是故事本身吸引人,而且语言优美,非常值得一读。于是一并借回家,继续仔细阅读。
书的封面是红色的,透过门上的猫眼看出去,一只大棕熊正站在猫眼前。故事也并不复杂,简言之,就是一个小小男孩发现在他住的11楼,竟然发现门外出现了一只大棕熊。他急忙告诉自己的妈妈这个消息,全文也由此展开。
比如开头这段,妈妈正在做蛋糕:
小男孩告诉妈妈:“妈妈,门外有只熊!”
妈妈说:“一只熊?”
小男孩回答:“一只熊!”
妈妈说:“可是我们住在11楼啊!”
小男孩肯定道:所以,它就在这里啊!
妈妈问:“一只熊是怎么样来到这么高的楼层的呢?”
小男孩回答:“它是乘电梯上来的!”
妈妈反问:“电梯?”
小男孩说:“电梯!”
妈妈继续说:“这只熊乘坐了电梯,还按了电梯上的按钮?”
小男孩解释说:“如果不按按钮,电梯根本就不会开动啊。”
……
整本书就是由母子间这样的一问一答组成,妈妈说的话是红色的,孩子说的话是墨绿色的,他们就这么一问一答,读者也慢慢了解到,原来这只熊来自森林,先是骑着自行车到了公交车站,之后买了票、坐了公交车到城市,接了坐了电梯来到孩子家在的第11层,它想做什么?原来,它想在高高的楼上看大海,因为在浓密的森林里它看不到大海。接着呢?因为森林里没有人给它烤蛋糕,所以它会和小男孩一起吃黑森林蛋糕、蜂蜜蛋糕,再坐电梯下楼,坐公交车回到森林边缘,再接着骑上它的自行车,回到它的家,那个洞里,美美地睡上一觉。
我和孩子的爸爸分别扮演妈妈和小男孩,给安安读完了这本书。简洁的德语,一问一答中词语的重复,让这个故事不但在内容上吸引人,也让人深深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德语语音的优美,让人不由赞叹作者的文字功力。当然,之后从作者简介中也证实了我的猜测,这位文字作者曾做过老师、记者、广告文字编辑、政治演讲稿作者,也难怪她有这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插画的风格我想用“朴拙”来形容,整本书的插画不是五颜六色、时髦绚烂的那种,而是大部分都呈现橙色为主的暖色色调,有一点怀旧的气息,人和熊的形象都是憨态可掬的风格。简洁却有感染力的文字,配上这样朴拙的图画,真可谓相得益彰。
其实从小男孩家的窗户看出去,到处都是高楼,灰蒙蒙的,像水泥森林,不管是电梯里的邻居还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表情也都比较冷漠,偶尔有些孩子对熊有些兴趣。当爬上高高的楼顶,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远远的、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海。作者们想传达什么?冷漠的城市?远离自然的人们?一成不变、波澜不兴的生活?这些都可以留待读者去思考。
我们要感谢作者笔下小男孩的妈妈,她没有在小男孩说出:“妈妈,门外有只熊!”的时候,对他说:“瞎说什么呢!你这孩子,成天就知道胡思乱想,我们住在11楼,这里怎么会有一只熊!”那样我们就看不到这样一篇优美的作品。她只是引导着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回答,把门外有只熊这句话,发展成了一个森林里的熊,大老远来到城市,看大海、吃蛋糕的故事。她不但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次愉快的阅读经历。
最后,我想提个问题,这只熊到底是否来过11楼?我问了安安,他先说没有,后来想想又说有。不要着急,不要急着给出自己的答案。问问孩子,或许,你们也能创作出属于自己家的 :《妈妈,我们的门外也有只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