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懂得许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明明因虚度光阴而愧疚不安,却仍然刷抖音和追剧到深夜?
为什么明知不对,却总是控制不住对至亲的人大发脾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是“知与行的距离”。就是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如果我们都能按照我们所“知道”的去做,那我们的生活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你知道普通人与成功者最大的区别在那里吗?成功者往往是一件事还不是很明了时,就会去行动。而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就是他知道了或者懂得了一个道理他是不会去行动的,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
我们或许都曾有过同样痛苦的经历:
强迫自己不要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在短暂的煎熬之后,却宣告失败。
买回来一大堆书,兴冲冲地翻过几页之后,又满怀愧疚地拿上了手机。
明明知道自己不会购买,却总是翻看着电商APP里的购物车。
怎样免除这些烦恼,怎样能够掌控自己的行动,怎样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怎样能够具备成功人士的顶层思维?本文试图列举几个简单可行的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1.试着放弃那些强迫自己的“戒断行为”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时,往往可能会采取“强制戒断”的方式。我们通常会为自己制订一个有别于平时习惯的计划,并强迫自己根据计划采取行动。
比如,规定自己必须每天阅读1个小时,来戒除刷抖音;规定自己必须每天慢跑1个小时,以摆脱慵懒的生活状态和臃肿的身材。
只有少数人才会取得“强制戒断”的成功--因为他们拥有常人不具备的坚定意志,但对多数人而言,失败会很快来临,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沉沦和自我放弃。
“强制戒断”之所以会失败,原因在于其根本逻辑是错误的。
用强制阅读来戒除抖音,恰好说明了在我们真实的体验里,我们对抖音更感兴趣,否则就不叫“强制戒除”了。阅读只是我们所知道的“人应该学习”的一个道理而已,而知道一个道理并不会让我们对应该采取的行动感兴趣。
强制戒断最大的危害,则在于一旦失败,我们会面临更大的沮丧,并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尽管我们会找许多冠冕堂皇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败辩解,但在潜意识里,我们非常清楚这是自欺欺人,这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了怨恨和失望。这样的打击非常致命:它让我们在潜意识里,不敢再相信自己。这样的失败体验将深深烙入我们的脑海,当我们今后再次决心改变自己时,这些令人沮丧的体验会跳出来,将你的决心和希望扼杀在摇篮之中。
所以问题在于:我们不能用一种“道理上是应该这样做”,但我们并不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来强制戒断那些你正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行为模式。
2.拥抱和研究那些让你沉迷上瘾的东西
既然不能强制戒断,那倒不如索性完全投入进去吧。这听起来好像是完全的自我放纵--请不要立即关闭本文,且听我慢慢道来。
人们之所以沉迷一样东西,是因为陷入到这个东西所带来的体验和感受--而体验和感受往往是粗浅和感性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我们沉迷于某个互联网产品,正是因为产品设计者根据普遍的心理感知规律和行为模式,设计了让大多数人“上套”的体验陷阱。比如:
抖音等短视频产品,综合利用了用户时间碎片化、草根自我表达欲望、社交娱乐化等心理行为,设计出了让用户“上瘾和沉迷”的产品模式,从而形成一个高用户黏性、高使用频率、高传播热度的互联网流量洼地。
由于每一段视频较短,迎合了用户碎片化娱乐的需求,也不会让用户产生浪费时间的负罪感,却反而让用户不自觉地放纵自己一条接一条刷下去。
出现在视频中的主播大多看起来是与我们没有区别的普通人,迎合了用户的社会身份认同,进而与用户产生了表达、与诉求的共鸣。
用户在平台上通过评论、点赞和送礼等形式的互动,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用户希望“保持安全距离与隐私的条件下,自主发起、自由表达”的浅层次、若即若离、不会产生实际人际负担的娱乐化社交。
与此类似,任何一项让人沉迷上瘾的产品或活动,都有其背后的本质原理与逻辑体系。现在,就开始研究那些让你沉迷上瘾的东西吧,用洞察的逻辑与分析揭开它让你无法自拔的本质原因。从感性的沉迷上升为理性的洞察与研究,这会让你锻炼自己的逻辑与洞察能力,形成研究与理性思考的习惯。
同理,对游戏的研究,同样可以拯救游戏沉迷患者。当普通玩家还在盲目地奔波于打怪升级时,总有那么一些大神,迅速地研究出了游戏攻略:最佳升级路线、装备合成指南、技能最佳搭配、BOSS攻略甚至数值策划规律等等。
身在”庐山“之中的人,更容易迷失于”横岭“与”侧峰“之中。站在庐山之外看庐山,自然才能看到更高处的风景。
也许,下一次当我们准备点开短视频时,会问自己:我真的愿意被产品设计者当作一名普通小白用户,在他设计的这些套路里,用我的宝贵时间为他免费出售我的流量和隐私信息吗?
3.限制信息与知识的流入,专注与深入地探求认知
移动互联网让信息的交流更为快速和频繁。我们打开手机,朋友圈、自媒体、APP等各类信息渠道,像一个个饥渴的流量黑洞,渴望着我们的点击。各类资讯和知识向我们席卷而来:有励志鸡汤、有家庭婚姻、有养生健康、有工作职场等等。它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去工作沟通、该怎么赚钱、该怎么育儿养子、该怎么爱与被爱.......
我们每天学习了N多渠道带来的N多知识,简直是目不暇接,疲惫而又充实。但是,当第二天我们准备接受新一轮资讯和知识轰炸的时候,却对前一天接收到的所有资讯、知识,几乎没有了任何印象。
这便是当今的一个信息悖论: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大量信息,却几乎没有记住其中任何一条。当我们要引用一个只有模糊印象的观点时,我们只会说:我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过这么一点.....
要做到知行合一,前提是“知”。我们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认知,才能指导行为。信息爆炸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学习了很多”,“懂得许多道理”,但实际上,我们可能“什么都懂,但又没有什么是真懂”。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和碎片化的粗浅印象,距离真正的“知”,可能还差得很远。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任由自己被动接受这些庞杂的信息,主动出击,对信息的渠道和内容作出过滤吧。点开你的资讯类软件,通过偏好设置告诉它们,你希望接受什么样的资讯和知识。一开始可以把范围设置得窄一些,建议你可以先从本职工作相关领域开始、其次是从事的行业资讯。同样,再用类似的原则,去梳理你关注的自媒体。
当系统性地清理掉你的资讯来源渠道后,更重要的是,对于接受到的重要的资讯和知识,要养成专注与深入探求的习惯。网络文章通常会抛出观点,但并无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基于网络资讯给予的启发,通过各类工具运用、资料查询和书籍翻阅,形成有系统有深度的认知。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知”,我们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4.建立“绿灯思维”
我们在长久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会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这些固有的东西,在无形中妨碍着我们做到知行合一。比如:
如果有人向我们提出一些建议,而我们之前已经考虑过类似的方案,甚至已经试行过但效果欠佳,我们对这个人以及他的建议,难免会有不屑一顾的感觉,甚至还会有不良情绪的流露。而这样的行为,明显与“应从善如流”的认知不合。
如果这个人的建议,与我们之前做事的方式不同,则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个效果:我们认为自己被他人否定、轻视和冒犯。即使不表现出来,我们也多半不会认真考虑他的建议。在不良的情绪当中,应该从善如流的认知已经被抛到了九天云外。
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面对家人的絮叨、孩子的玩闹,以及散落一地的玩具和垃圾,我们可能会立即从疲劳模式满血复活并无缝切换到河东狮吼模式。我们总是有充分的理由:工作太累了、家人为什么不能体恤和理解我,等等。但是发泄完毕后,我们往往会后悔:为什么将如此愤怒和不堪的一面,展现给了亲爱的家人?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与其修炼内心和苦练情商,还不如尝试一个简单的原则:建立“绿灯思维”。
为所有会导致你抵触、诱导你愤怒的事情,开一盏“绿灯”。先让它们通过,而不是第一时间就关上大门,进而发生激烈地碰撞。
比如:
当有人提出建议--无论这个建议是否被试行过、当家人或者其他人让我们愤怒之时,在拒绝和发火之前,先让自己给出拒绝或发火的三个理由。
当我们因为观念和理念冲突,难以接受他人观点时,在发起反驳和攻击之前,先让自己给出为什么认为别人的理念和观点不合理的三个原因。
等等类似。
通过建立“绿灯”思维和放行,我们将自己对外界的抵触和不良情绪,从外在对抗的模式,转变为内在思考。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由情绪主导转变为理性主导。且当这样的“绿灯”思维形成习惯后,我们才可能排除掉固有思维和情绪的干扰,由理性的认知派生出理性的行为。
知行合一的概念从最初的强调“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紧密不可分”,到今天的“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是中国人对行为学,由“道法自然”的哲学意识到实用主义的发展。
知行不合一,是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从表面上表现为拖延、意志薄弱、玩物丧志、情绪易变等多种情况,这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关乎到每个人的意志力与行动力,是极为复杂的体系。针对如何知行合一,目前管理与培训界出现了许多内心修炼、思维和行为训练。
本文在不对上述复杂、核心内容作深入探讨的情况下,试图以一些简单可行的日常思维与行为模式,作为启发点,逐渐形成我们日常“知行合一”的思维和习惯,希望对我们有一些切实的帮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