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深深被桥本武折服。
第五章,题目是《桥本式写作训练》,分六个板块专门介绍他的写作课程,堪称魔鬼。可以参考下面的框架图。
读完全章,在这些句段上引发我的共鸣和思考。
1)共鸣:“百论不如一作”,一种强势的写作态度。
对待写作,作者说:“不停地写,不停地写,豁出命去写,直写到将抵触感一扫而光。这事,所谓的写作方法才会自然地与你合而为一。写作既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习惯。”这样的感觉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现在正在经历这样的写作训练,只是这写作训练是自己加给自己的。
这种写作训练也是强势的,可以说“一日不写,百事荒芜”,或者说我的写作已经变成了我的“肌肉记忆”。
写作,可以让我更安心。
其实,关于写作的好处的文章,我写过好多篇。至今我还沉浸在此,已经变成一项技能,一种习惯,或者说一种爱好。
说得好不如写得好,写得好不如干得好。但针对国语这门课程来说,写作是其中的很重要的分支。
2)思考:语文老师留给学生的财富有哪些?
6年间写了20本左右的作文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干得漂亮。
虽然现在阅读还觉得当初非常生涩,但那有什么关系呢?由此想到,写作这门课程,经由语文老师的传授,若也是这样的教学行为,那必定是留给学生的一笔财富。
将写作当做一项重要技能传递给学生的,和我搭过班的语文老师当中,宁是做得最出色的那一个。她对学生写作的鼓励和赞赏,是学生持续写作的动力。当然,还有她给学生搭建的写作平台,给学生的写作发放稿费,班刊,写作社等,都会让学生受益良多。
已经毕业的孩子中,他们偶尔发一个朋友圈,会让你觉得思维含量太高了。比如乐乐,比如岑。
写作其实是在培养人的思考力。因为数学基本上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写作没有,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即可。
3)共鸣:读写结合,进行反刍。
“要滋养基本的国语学习能力,奥秘全在写作之中。”读后感有何用?作者说:“且不说这一体验本身会化成自身的某种素养,至少,会让你产生一种自信,即有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曾经,我针对一本书写过二十五篇读后感,大于十篇的也有好几本书。这样写写作的好处是什么呢?一定不是过目不忘,如果不去翻阅,我也会忘记很多。
这样训练的好处就是不再惧怕写作,尤其是一些高难度的写作。
本周三接到一个任务,需要写一篇10分钟的发言稿,将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指向教师发展。下午放学回到家,头脑一片空白。还是硬着头皮坐在电脑面前,没承想,花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且还完成得很满意。提交任务后,那种成就感,就是坚持写作带给我的。
4)共鸣:生活需要诗意。
作者说,他讨厌诗歌,每次都是为完成而完成。我相信和他有同感的人有很多,并不喜欢诗歌,或者说对诗歌一点也不感兴趣。
暑假里举行了桐下写吧诗意挑战7天写作,我们三个合伙人就有一番对话。最后我“强势”推行,也只是想看到一种可能。比如我就发现我不具备写诗歌的天赋,我的诗都是非常理性的,或者需要加一个自认为很漂亮的尾巴。
写诗,不是我能驾驭的。
但是,无论如何,生活需要诗意。
5)共鸣:背诵之功正是童子的首要之功。
桥本先生的“不求甚解”的背诵,正是童子功中的首要之功。
上周还在和同事感叹:现在唯一能脱口而出的古诗词,都是小学课本上的。中学和中师背了一些,但只能是一个大概。自然,在一群人聚会时,我无法拥有那样的“帅气”。还记得2012年生命化教育聚会时,好些老师都能将《将进酒》吟诵得气壮山河,我却连《将进酒》是什么都不知,实在是孤陋寡闻。
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会要求学生不断地背,努力地背,豁出命去背,那是以后路上的一口深井。
6)共鸣与思考:你给学生合力于一处的机会了吗?
桥本武让学生共同研究古典作品,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动作。换到今天的话来说是——项目式学习。不得不说桥本武先生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或者才是最具原初性的。他深谙教育的可为之处。
那么,反问自己:你给学生合力于一处的机会了吗?
少,非常少。
两年前的桐生小讲堂,就有合作项目。班里真正在合作的却是那几个平素最不上心的,他们的分享头头是道,分工合理。后来再想给这样的机会,却没有怎么实施。让他们在“单打独斗”的教学氛围里学习,这实在不应该。
那么现在呢?依然很少。有些事,老师不给平台,学生就是不能得到锻炼。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而言,那又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还是需要多去思考,多去践行让学生合作起来。
桥本式的写作训练,的确是魔鬼式的。一是数量之多,二是要求比较严苛,比如每月的读书分享。恰如作者所说:不厌于绕远而行,让授课于20年后大放光芒。
我们有看到未来的眼光和行动吗?
会想到李镇西老师最近出版的一本书《教育的100种可能》,追踪几十个学生的成长,反省自己的教育。无论如何,教育都是栽花的事业,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事业。
写起来,为未来而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