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尔维诺的作品,是一种舒服美好的享受,不费劲又不太长,脑海里还飘散着值得咀嚼的味道。《分成两半的子爵》依旧没有繁缛的铺垫,没有优美的辞藻,用平实富含寓意的字句构造出一个小故事。回到故事本身,是什么让书中的子爵被分成两半?
是他的年轻。年轻不是指一个人的实际年龄,而是指一个人思想的年龄。
书里对子爵是这么形容的,“这种年岁的人还不懂得区别善恶是非,一切感情全都处于模糊的冲动状态;这种年岁的人热爱生活,对于每一次新的经验,哪怕是残酷的死亡经验,也急不可耐。”子爵入伍报到时,对战场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明明是残酷悲伤的场面,在子爵眼里却变得新鲜有趣。
回想我们毕业出来找工作时的情景,也是对一切怀有美好的憧憬。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虽然不至于把你轰炸成两半,也把你折腾得变成半人半鬼。社会的历练将我们原本锋利的个性抹平,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变得小心翼翼,让我们在急速运转的空间失去了方向。
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每个人都恨不得自己能多一个分身,来完成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我们都觉得自己不完整,不完美,想学习外语,想学习理财,坚持健身。很多家长忧心自己还不够,还要帮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努力的学习,求上进?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还年轻,趁年轻多学点知识技能傍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多不压身”。不断地学习未必就是好事,正如理解这句话并不能只理解表面。
好比挖井不能到处挖,而要深挖,否则就算你满地打遍坑,也挖不出半滴水来。拿书中的医生特里劳尼来举例子,他当了一辈子随船医生,来到泰拉尔巴(地名)时却不管病人,经常做一些奇怪的“研究”。例如研究蟋蟀的病,找寻地理遗迹,寻找磷火。当然,他很快就放弃自己的“研究”,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幸好后来医生觉悟,变成了一名负责任的医生。
这告诉我们,年轻时你有资本挥霍,但最终得做出决定,否则就是在浪费生命。
“我过去是完整的,那时我还不明白这些道理,我走在遍地的痛哭和伤痕之中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个完整的人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世界充满残缺,想要做善事根本无需远行,身边处处都是机会。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至今还弥漫着硝烟,那里有许多人被炸段手脚,却抱着残躯苟且;在我国农村,很多留守的老弱妇孺受到欺辱,却无人问津;在我们每天乘搭地铁、公车时,有多少爱心专座被霸占,却没有人敢出来制止。我们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许多亚非国家,常年饱受战争摧残,有的人喜欢对此侃侃而谈,说要去那里为伤残贫困人群送温暖,却对自己身边的人十分冷漠,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很晚回家,对妻儿不闻不问。
有的人,从来不说这些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做义工,捐钱献爱心,对周围的人热心帮助。这个世界,缺的永远不是豪言壮语,不是喊口号,而是认清自己的实力,用行动证明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都是不完整的人。可是,只要大家对彼此尚存一丝温暖,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完整。
曾经,我们在回家的途中一路高歌,却在喜悦中遭遇飞来的车祸。我的下半身瞬间失去了知觉,躺在车里根本无法动弹,被扶出后坐我在高速公路旁等待救援。由于这起事故,后面引发了大塞车。一些人开着慢悠悠的车看着我,眼里流露出来的是看好戏的笑意,还有的人拿出手机对着我拍照。那个时候,我感到无比难受,甚至很愤怒。
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看到别人遇难,他们就这么高兴吗?如果今天是他们的亲人躺在这里,他们还有兴致拍照吗?只能说,有些人的感情已变得灰暗麻木,或活得太幸福,或活得太不幸。
人生的际遇永远在意料之外,我们会一边拥抱惊喜,一边碰上惊吓,然后在沉默中慢慢反思,慢慢理解这就是生活。“你将会愿意一切东西如你所想象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书中那群胡格诺教徒,侥幸获得生存的机会,比其他人更小心谨慎。他们的老大遇见邪恶的子爵,依然保护着他,因为不能趁人之危,他们是有原则的人。当子爵要杀他的时候,他的回复堪称精彩,“我们的头还在脖子上长着哩,先生。而且还有比脑袋更难以从我们身上移动的东西。”
当他们被赶离出自己国家的时候,反而对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工作得更加勤劳,因为苦难并没有将他们打倒,反而增强了他们的意志。
相反,那群住在布拉托丰阁的麻风病人,日日饮酒作乐,懒惰放纵。大概是对生活没有了期待的人,才会如此放纵人生。当善良的半边子爵出现,打算医治麻风病人的身体与灵魂时,他们不仅觉得是件好事,反而心生抱怨与憎恨,“在这两个半边之中,好人比恶人更糟。”
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沉迷于精彩夜生活的年轻人,沉迷于从无底线无规则中捞好处的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享乐被人打扰,哪怕他们正被邪魔引向深渊。有一种痛叫肝肠寸断,有一种痛叫糖衣炮弹,前者很快能让人觉醒,后者却能让人深陷无法自拔。
我们的生活中从不欠缺幸福快乐,承担责任可称作甜蜜的负担,与亲朋分别也有再见的一天,遭遇病痛折磨才更懂珍惜身体。如果你还自认不完整,只能说明你还太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