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城市里很多的孩子都是老人帮忙带,老人们喜欢热闹,所以经常能看到溜娃大队——大概是老人们相约都带着孩子在一起玩。
这是一个好事,孩子们在一起玩有个固定的玩伴,老人们也能聊聊天,解了自己的烦闷。可是当这种聚在一起的游玩成为了一种形式,甚至会牺牲自己孩子的权利时,是否还有必要跟随,就有待考虑了。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某溜娃大队中的一个小女孩。在公园,所有的小孩都从婴儿车上下来看小动物,这个小女孩自然也不例外。当别人看完匆匆离开,小女孩不想跟随,因为她还没有看够。而她的监护人(不知是奶奶还是姥姥)完全不顾小女孩的需求,甚至大声呵斥小女孩,只是因为自己没能如愿赶上自己“所谓的队伍”。此时小女孩嚎啕大哭,既是因为没能继续自己看动物的愿望,又是因为成人的不理解甚至责骂。
再看看这个溜娃大队的其他人,都在继续自己的脚步,小女孩的哭声换来的是“XX,怎么又哭了?怎么这么不听话。”
后来又有好几次溜娃时,我总能看到小女孩在哭,照顾她的老人在不断数落她不听话……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现实中,有多少成年人为了融入一个环境而不断的委屈自己,甚至讨好别人?又有多少人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善良好相处的人,而放弃自身的权利,委屈隐忍?
在复杂的社会中、复杂的人、复杂的事造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很大一部分人忘记了自己的界限,他们“委己待人”却总是受伤,被人看不起;还有一部分歪曲了人性的本质,理不清自己的真实诉求;更有很大一部分人做着善良的事,却不被善待。
人际交往无非就是“人与事”。因为人的经历不同、认知不同、人性不同……所以不同的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出一些共通点,完善对自我的认知。《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利用36个生活中的小故事,道出了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不同事情的处理方法和处事原则,更明确了处世的态度。相信总有一个故事或一句话能够戳中你的痛点,让你心灵开悟。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的作者慕颜歌,作家、翻译,心理咨询师 。她也曾受过伤,流过泪,行走在心灵深处,却依旧选择做一个温暖的人。她的理想是用自己的分析帮助人们解释内心的困惑。她长期致力于心理研究,著述和译作颇多。作品包括《在薄情的岁月里深情地活着》《人生有多残酷,你就该有多坚强》等。
人际关系有很多,如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婆媳关系、上司与下级的关系、职场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陌生人关系……,而这些关系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对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关系,而贯穿这些关系的无非是自己怎么做人、别人怎么做人、自己怎么做事、别人怎么做事,而这些又会衍生出一些其他的附属品,如自己的情绪、他人的情绪等等。不论这些事情多么复杂,都离不开以下三点。
一、守住做人的底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一个善良的人,还会被教育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伤害别人、不要争强好胜……等等,这些模模糊糊的概念以及我们从小受到的各种待遇成就了现在的你我。然而我们依然辨不清你我,更分辨不了做人的原则是什么。
当别人莫名其妙对我们来了一拳,我们很生气,但是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打架,所以我们忍气吞声;单位里别人将自己的成果据为己有,并获得嘉奖,自己只能暗地里做些抱怨毫无防备;自己买了一件新衣服,被周围的人嘲笑穿起来像大妈,你欲言又止,无力反驳……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在挑战我们做人的底线。
做一个有界限感的人,才能够对事情做出恰当的回应。上面的例子就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身体界限、物质界限、尊严界限;面对这种侵犯,必须做出恰当的回击。因为你的善良如果没有锋芒,你就失去了维护自己的机会,还会让忍气吞声的负面能量转移到自己周围的其他人身上。因为能量不释放,就会转移。
所以好好梳理下自己的界限。回想让自己受过伤的具体事例,仔细分析是自己的什么界限被侵犯了,认识到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界限,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避开甚至跨过别人设置的障碍。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此外,还要记住,多关注自己的情绪。
二、正义的利用本能。
人类进化这么多年,驯化了很多的本能。这里举两个常见的:“欺软怕硬”、“说谎”。
(1)欺软怕硬。
如果利用得当,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本能。当面对很强的恶势力而无法与之抗争时,人们会以满足对方的需求为原则;当面对挑衅的弱者时,人们会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面对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挑衅者,我们会采取沟通的方式,少数会暴力还击,因为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可能会受伤。
可是如果将自己当成欺软怕硬的主语时,整个词语的性质都会改变。
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单纯的身体力量应不能成为衡量对方强弱的指标。所以面对别人的挑衅,自己要学会综合分析对方的能力、实力、人品,确定对方的强弱后,做出恰当的反应。而不要一味的忍让或妥协。对综合实力和自己差不多的挑衅者,可以沟通;对综合实力比自己强的挑衅者,可以逃避;对综合实力比自己弱的挑衅者,可以直接还击警告。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委屈自己。
(2)说谎。
如果利用得当,也能够平衡事态,缓解矛盾。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着不同的谎言。关键要看自己怎样理解和消化。
对大部分的人际关系,不必掏出十分的诚意,说出自己的实情。因为遇到善解人意的人只会同情你,遇到不善解人意的人只会贬损你。所以,只有清楚对方的人品后才可以限定自己语言的真实程度。
当然对于别人说的话,也就听一半就可以了。所有人都在平衡自己身上的问题和矛盾,所以别人的话不必太当真。别人说你长的丑,你就相信吗?
建立自己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只有当自己特别认可自己时,我们才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随意的怀疑自己。
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你相信自己不伤害他人,他人就不会伤害你吗?反正我不信。因为我能保证自己的人品,但我不能保证别人的人品。
还记得那个送孕妇回家的高中女生吗?善良的送别人回家,结果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和贞操。有时候,我们不必逼自己善良。但善良的时候要注意,不是所有被帮助的人都是好人。
再比如,同宿舍的舍友,因为你的成绩比对方高,对方就对你语言暴力,你还要费力的用自己的善良来维护所谓的人际关系吗?善良只能给善待你的人,那些不善待你的人,凭什么得到你对善良?
就像文章开头的小女孩的家长,她的本意是好的,给孩子找个玩伴,还能有人聊聊天。但当这种参与成为了一种形式,甚至会牺牲自己孩子的权利时,还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吗?甚至同行的其他的人都没有选择等等她。
人际交往中无法把握别人的人品,但可以把握自己。人际交往中无法控制别人的事,但可以控制自己的事。人际交往中无法预料别人的情绪,但可以认知自己的情绪。要想在人际交往中不受伤,其实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人,感知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外界所有的事、情绪都与自己无关。如果你正处在一个情绪低潮期,《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这本书或许能给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