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地球上最容易陷入幻觉的物种。我们对真实的世界视而不见,因为我们早已被自己创造的幻象所包围,这些幻象包括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以及我们的所有体验。
《幻象》是流行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之一。该书深入了解了大众文化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我们如何从注重真实转向追求虚假。通过对新闻业、娱乐明星、观光景点、广告等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布尔斯廷指出,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世界,实际上是人为创造的"幻象"。
布尔斯廷做过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长,很多人都认为他可能是当时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至今在学习新闻学和传播学时,都会说到这个概念。这本书留下了两个概念的定义,一个是“伪事件”,一个是“名人”。
伪事件
“伪事件”指人工制造出的新闻。一般认为,新闻是客观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先有新闻,后有报道”,报道必须围绕“真事件”展开。但从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人们打开新闻频道,总是期待大事发生,否则他们就会抱怨:今天新闻栏目太枯燥!为满足受众期望,新闻在变,成了“只要能让读者说‘哎哟喂’,那就算新闻”。于是,新闻人开始“策划”新闻。比如美国大选,乃至新闻发布会,都不乏“伪事件”,它们不是自然发生的,媒体能持续从中“挖”出大“新闻”,这些“新闻”与真相的关系暧昧。从结果看,“伪事件”总能满足媒体的预言。
伪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它不是自然发生的。它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某人计划、安排或引起了它。一般来说,它不是火车失事,也不是地震,而是一场采访。
(2)安排这个事件主要是为了(有时也不止于此)被报道或被再现。因此,事件发生的方式都是为了报道和再现的媒体方便。它成功与否,取决于它受到多广泛的报道。事件的时间关联一般是编造的、不自然的;在事件发生前就“为日后报道的便利”发出通告,行文中,仿佛事件已经发生了。“这是真的吗”这个问题,比不上“有没有新闻价值”重要。
(3)它与所处情境的现实基础之间的关系十分模糊。其趣味主要就来自这种模糊。在针对伪事件时,“这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有了新的维度。火车失事的新闻价值在于发生了什么,引起了怎样的现实后果;一次采访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说,总是关于它到底是否真的发生了,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某声明真就是字面上那个意思吗?若没有这些模棱两可,伪事件就不会有多少趣味了。
(4)一般来说,它的目的是成为一则自我实现的预言。酒店三十周年庆典声称该酒店是个杰出的机构,但其实正是庆典将酒店打造成了这副样子。
随着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大大超过自然可能提供的限度,媒体只好用“伪事件”代偿。这些“伪事件”更戏剧化、更适合传播、更契合刻板印象、更宜于讨论、似乎更合逻辑……更重要的是,它有投资,有“专业人员”策划,有宣发团队……于是,“伪事件”反成中心,“真事件”却无人关注。
在本书作者看来,这是现代社会必然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