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蓝曾被问女儿和老婆吵架,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站我老婆这边,她不会吵架,肯定要有人帮她代理这个事情。
隔着屏幕满满都是老公力,当孩子跟妈妈有摩擦时,爸爸的态度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爸爸的态度也决定了这个家是有温度的,还是冷清的。
为什么呢?
巴克曼的《不要和你妈争辩》一书告诉你为什么。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是个身高一米八的瑞典人,80后专栏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外婆的道歉信》中文版销量超100万册,已被改编成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成为瑞典头号畅销书。
《不要和你妈争辩》是巴克曼首部非虚构随笔,让读者在读书的时候透过文字感受到独有的温暖和治愈感。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一个新手奶爸在育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抓狂时刻和事件,在书中延续了他一贯轻松幽默,注重细节的风格。
等等,育儿?这跟书名不符呀!难道又被作者“忽悠”了?
当然不是,不如让我们走进书中看一看这位享有“暖心小说之王”的新手奶爸是如何向读者分享了他的育儿经以及避坑指南手册。
01育儿征途上,爸爸一角不可或缺
书本一开头说的是有关“便便”的诸多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出门前纠结要不要等孩子便便,由于处于新手摸索阶段,无法判断孩子的表情到底是放屁还是要便便?
就算幸运地猜出了正确答案,等做出反应时,已经来不及了。
巴克曼形容它为《黑客帝国》中的慢镜头那样,缓缓飘入鼻腔。那感觉酸爽得就像是被一袋湿漉漉的混凝土直接糊到脸上。
除了便便,还有纸尿布,换尿布,喂饭等等,所有新手奶爸们会遇到的问题在巴可曼这里只多不少。
看到这位新手奶爸气急败坏地吐槽被带娃生活折腾得鸡飞狗跳,手忙脚乱,每一处细节都让人忍不住捧腹一笑;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男人总是口口声声说就带个孩子有什么难的,实操起来可真没那么容易。
不过,前面分明还在吐槽儿子闹得自己半夜睡不着觉,因为睡眠不足导致头疼忘事,把车停错地方,上错楼层,站在楼道里大骂安锁的人不专业害自己打不开门。
结果被打开门的邻居问为什么要闯入他们家,却依然坚持:睡不好的痛苦都他都能忍,毕竟这些痛苦与妻子的付出相比,这点痛苦不算什么,也是自己能做为数不多的事情。
虽然巴克曼说这只是自己能做的、不多的小事,但很多妈妈都有过半夜哄娃的亲身体验,夜里孩子2,3个小时要吃一次,夜里要换尿布,冷了热了尿了拉了都会哭闹,尤其是一旦生病了更是整夜都不得消停,在这些事无限循环后,基本天就亮了,能睡个好觉对一个新手妈妈来说,简直就是世间最奢侈的奢侈品,能保持心情不爆炸就不错了。
日剧《坡道上的家》里沙子专心在家育儿的全职主妇却渐渐被叛逆期的女儿,不冷不热的丈夫与暗中较劲的婆媳关系搞得身心疲惫,正当她焦头烂额之时,她竟被选为法院参审员,要参与一件骇人听闻的母亲溺死婴儿案的庭审。
在庭上,被告的婆婆振振有理地向审讯员说道;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避免被孩子夜里哭闹影响睡眠,让儿子去住商务酒店,养好精神,更好地工作,事事为儿子考虑也是理所应当的。
在这个婆婆看来家里有个专职妇女,儿子就无须再牺牲自己的工作,如果儿子生病了,那被告和孩子就要饿死了。在她眼里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全职妈妈多么困倦疲惫都不足以成为她崩溃的理由。
而本应该理解她,体谅她的丈夫却坦然地接受母亲的安排,从周一到周五都在酒店,连周末都极少搭把手,冷漠到近乎无情,加上周围人对被告施加的心理上虐待,就连亲身母亲都没有给予支持,以致于她一步步被逼入绝境,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与北欧大多数国家相比,很多国家依然是丧偶式育儿,依然是需要长时间才能改善的问题。新生儿的照料责任依然只是妈妈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往往是一种旁人无法亲生体验的痛苦煎熬,如果最亲近的人既不肯施与援手,还不停地在给新手妈妈困倦疲惫的身心增加伤害,即便是女汉子也会被这种不见血的伤害给击垮。
其实妈妈们的愿望很朴实,不求爸爸们高官厚禄,又能貌美如花,只是希望爸爸能参与到育儿的行列中,分担家务、思考如何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孩子,而不完全当甩手掌柜。
在妈妈们需要喘息的时候,及时伸出手,温柔地对自己说一句;让我来!孩子不听话时,严肃地说;我来和你谈谈!而不是敷衍地用一句‘一个孩子都搞不定,你还能干什么,我上了一天班累都累死了。’
02你的成长不缺困难,缺狗粮
吐槽越多,越感觉画风不知不觉变了,这哪是奶爸吐槽,这分明是宠妻狂魔。
一边认真地吐槽带娃时一地鸡毛的那些事,一边认真地告诉儿子;尽管手里抱着这辈子见过最丑的玄关灯,那天依然是人生最快乐的一天。因为第二天早上,他和妻子签下了公寓租约,正式住到了一起,那间公寓就是他们的第一个家,往后的日子和大多数人一样,小房子换大房子,两个人变三个人。
有人曾问他;遇到妻子之前他的生活是怎样的,而他的回答是,遇到她之前自己没有生活。
很多人都认为爱是要找到一个能让你生命完整的人,可是完整就意味着完美,但现实中完美一词都可能隐藏欺骗和阴谋,真正能走到一起的两个人都并不完美,甚至与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差得十万八千里。
巴克曼是身高一米八的瑞典南方人,妻子则来自伊朗德黑兰,身高只有一米五。
他说;如果把他放在天平一端,把两个妻子放到天平另一端,巴克曼这边还是毫无悬念地沉下去,双手插袋,步履沉重地漫步人生,而妻子载歌载舞,活出人生巅峰。
朋友能说出他们的很多特质,却没有任何人说过他们是命中注定的一对。”
他说妻子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跳舞,但她选择了一个无法陪她跳舞的人分享她的人生,从不担心自己的安全,然后他们有了儿子,儿子爱音乐…
如果他只能选择一个永恒的瞬间,就是儿子和妻子跟着音乐共舞的瞬间。
这就是巴克曼能告诉儿子关于爱的一切,末了他还说;“当你妈笑出声的那一刻,就是我觉得自己最男人的时刻。”
“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除了给你贡献一半基因外,就是留住了她。”
《少年说》第五季中有个高一的男孩,吐槽自己的爸妈总是背着自己吃东西;比如小时候半夜偷吃大闸蟹,被他发现后,爸爸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忽悠年幼的儿子大闸蟹不干净吃了会生病。
上了初中,七夕那天妈妈留下两百块,一脸严肃地忽悠儿子她要去出差,实则是和爸爸一起过七夕吃大餐,被发现后还继续忽悠说在火车上,信号不好,先挂了!
话音一落,全场爆笑,连台下男孩爸妈都笑得前仰后翻。果然爸妈是真爱,孩子是意外,同为同道中人心疼男孩一秒钟。
笑过,闹过,不难发现这个吐槽爸妈的男孩,谈吐幽默,自信轻松的神情中,眼里有笑,笑中满满都是爱的弧度,妥妥都是浸泡在爱中的模样。
一个父亲爱孩子的最基本的表现是;爱孩子的妈妈。
自古以来,父亲的形象都是冷酷严肃的一家之主,在孩子面前必须要维持所谓的“父亲的权威感”。
在孩子眼中,很少能看到爸爸对妈妈的宠爱呵护,对妈妈心声的耐心倾听,更别提在犯错的时候认错道歉了。
如今大家总会提到“原生家庭”,这些原生家庭的伤多数来自父母之间温情的缺失,让孩子对“爱”这个字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亦或者只来自妈妈单方面的爱。
但事实上“爱”这个字是需要通过父母之间的温情,潜移默化地表达给孩子明白“爱该是什么样的”。
孩子磨练心性的成长之路上,必然困难重重,但缺少父母牌这把狗粮,他的人生是无法完整的。
03成为男子汉的那些事
巴克曼温暖,宠妻爱孩子的新手奶爸形象,让人羡艳他的妻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能嫁给这样一位可爱幽默的男人。
然而,作者却认为像妻子这样的女人比他这男人更有趣,更有亲和力,甚至比他更有魄力,比他更像个男人。
所有人都百分之百地信任她。如果她带兵打仗的话,他能想到一百个人不问原因就愿意为她冲锋陷阵;而他呢,连推特上都没人关注。
作者告诉儿子;社会一厢情愿地灌输给你,所有人格特质都可以简单粗暴地划分成“男性”和“女性”这两类,但他不认同。
他告诉孩子,女性值得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自由和机遇,永远不要把“追求平等”这件事错误地理解为两性之间的硝烟战场。
告诉孩子,可能会在各种场合听到人们说“像个男人站起来”,但真正的男人,是可以坐下、闭嘴、倾听,并且在犯错的时候低头承认错误的。
告诉孩子不要把“你像个女人一样”挂在嘴边,好像女人意味着软弱似的,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在心爱的女人生育的时候紧紧握住她的手,面对她的坚强,心中充满从未有过的愧疚。
用“送葬者”的故事告诉孩子,在人生的每个小群中,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有落地窗的独立办公室,都会把周围人划分为两类;强者和弱者!
但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一类人,这是最危险的群体,他们害怕跌到弱者的一方,又对强者无计可施,而他自己就曾经是这样的人,总是害怕自己会站到错误的那边。男子汉不仅仅是尊重女性,更是永远不要把刻薄当作能力,不要把善意视为软弱,不要别过脸装作没看到。
他希望孩子长大了不要站在恶的一边,不要欺负别人,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欺负。
他希望孩子明白这个是善恶相伴的世界,在充满无法改变的恶里,还有更多更美好的小事,他所能做的就是决定站在善的一边,将他的力量汇聚在善的一方。
就像《挑战星期天》里阿尔·帕西说的那句台词;人生是一场分寸的游戏。
分寸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分寸之间,人生就会彻底改变!
当下社会,会带孩子,宠爱妻子的男人是最有男子气概,最顶天立地的男性魅力的另一张名片。
就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自己的妻子都无比尊重,甚至毫不吝啬地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宠妻属性,难道他堂堂一国之君还不够有男子气概,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正如周国平老师说的那样;父母相爱,孩子能在和睦有爱和快乐的氛围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才能成为Ta想要成为的人。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后,也不要在“一地鸡毛”的平凡生活中忘了彼此要先相爱互宠,才能更好地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