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孩子,都是全心全意的,难道还分什么条件不条件吗?
在没看到《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之前,我真是没有这个概念,看完之后,才发觉自己所谓的“爱”,还真是掺杂了很多个人条件的,只是自己没这意识而已。
在解释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之前,先看一下什么是有条件的养育。
有条件的养育就是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爱;而无条件的养育,就是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无条件的爱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记住,是他们的感受,而不是我们的感受。
当我们赠送别人一件礼物时,是赠予者感到合意就好,还是接受者合意好?有时赠予者钱也花了,力也出了,为什么就没赢得好感呢?答案就在这里:你觉得好的东西,并不是TA想要的。
当一个孩子表现很好的时候,比如,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分享的时候,这种时候做父母的往往会感到很欣慰,会对孩子的行为大加赞赏,表扬他“做得好,真棒”或是再买个棒棒糖、他想要的玩具来奖励他,也或许是一朵小红花。
这种表扬对孩子也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因为他的行为符合了你的期许和你的价值观。而无条件的爱则是,帮助他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且无论他是哪种表现,我们都接受并且爱他。
这个时候急于表扬或是奖励都是有害的。
一、他重复了你的价值观,被你的反应所影响,认为自己只有在帮助他人、或懂得分享的时候,才可以得到你的关爱。
二、表扬会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因为此时的主要目标变成了获得更多表扬)【德齐等人于1999年经研究发现,有关“表扬”对孩子内在动机的影响十分复杂,因为不同研究人员给“表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口头表扬可以起到强化大学生内在动机的作用,但对儿童来说并不会”。】
三、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当孩子表现确实好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内在动机,来看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并且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呢?
这种时候我们只需简单的指出我们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觉(而非告诉他们如何去感觉)。简单的、不带评价的表态会让孩子知道你注意到了,也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
在其他时候,更详尽的描述可能更恰当,但即使是这样也不需要评价来“玷污”它。你可以简单地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提供反馈,如果孩子关心他人或慷慨大方,你可以温和地将其注意力吸引到其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上,这与表扬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强调的是你如何感觉他的分享行为。
最后,比“描述”更好的是“提问”。你能问他对自己的行为做何感想时干吗一定要告诉他你的感想呢?这样会促使孩子做有用的反思,反思为何这样做要比那样做更好。
1978年,格鲁塞克等人研究结果发现,“接受表扬”和“引导孩子内心产生帮助他人的思想”,这二者均可让孩子变得“慷慨大度”,但在后续试验中,接受后者引导的孩子,其表现要比只是接受口头强化的孩子更愿意帮助别人。
换句话说,“表扬”所促生的“慷慨大度”是有条件的,一旦这种限制条件不存在,孩子的助人行为就会消失;而从更深层次产生“帮助他人”动机的孩子则会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依然保持助人为乐的行为【格鲁塞克与莱德勒】。
有一段时间,我为了鼓励大儿子在家帮忙做家务,启用了奖励和表扬机制。看到他拿起扫帚在地上划拉两下,我就马上夸他“真勤快,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他都笑着应和我“是啊,是啊,我就是勤快啊”。不痛不痒的。
可这表扬并没有达到我预期中的效果,他并没有爱上扫地也不爱做家务。有时叫他帮忙扫一下,他就开始耍赖“我不会扫,我一点都不勤快”,我只好把自己说过的话咽回去。
后来,我不叫他做任何家事,但当他自己主动做一些家务时,我不再欣喜的表扬了,而是以看到的事实跟他说:噢,**,你把这地扫得干干净净的,看着真舒服,你觉得呢?或是:**,你把碗洗得这么干净发亮耶,你是怎么洗的?你帮我把衣服晾好了,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有你的帮忙我轻松多了。
每次我这样说的时候,他都看看自己做完的事情,回答我说:“是啊,地上干干净净的,我也觉得很开心”、“碗是这样洗的”、他还不忘又给我重新演示一遍。能帮到我,他感到自己是个举足轻重的好帮手。
他对自己付出劳动后改变的认可、获得成就感的喜悦分享、在帮助别人时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些感受,才是我们应该要引导去感受和思考的。比起我们的直接反应--表扬,是不是就让他们更多的注意到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我们的反应上呢?
我们能通过他所做的事,让他重新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以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别人造成了什么影响,更能让他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以及自己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大人有时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牵动着我们的情绪神经?自己在遇到成功或困难时整个人的变化就如上天入地?
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在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在意别人的眼光?成绩对我们的影响?为了迎合别人的趣味,你是正改变着自己,还是坚持做自己?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跟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及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齐和理查德.瑞安他们确认即使是“自我评价”接近于无条件的人也“可能会在成功时感到高兴,失败时感到失望;但他们的价值感并不会因为这些成绩而有所起伏,因此在他们取得成功时不会自我膨胀、自觉高人一等,失败时也不会感觉绝望抑郁、一文不值”。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是否迎合自己或他人的期望时,最开始的后果就是自我评价的剧烈起伏。当自我评价遭到威胁时,而且这种威胁会时常发生,人们会变得暴躁。或者他们陷入抑郁,用自我毁灭的行为来寻求慰藉。
而一个不将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是否成功或是别人的评价上的人,会更倾向于将失败看做是短暂的挫折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不太容易陷入焦虑或绝望。还有,他们几乎从不关心“自我评价”这件事!
花时间评估自己有多好,或者故意试着去自我感觉良好,不仅会影响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不良迹象,标志着你还存在其他问题----具体点说,它表明你的自我价值感极其脆弱且附加条件。“自我评价的悖论----如果你需要它,说明你缺乏;如果你拥有它,就不需要它。”
对《无条件养育》这本书里的观点“表扬和奖励”都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开始读到的时候,真的接受不了,因为我不相信表扬也会有害,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还常常使用表扬和奖励这两种方法。
让我接受这个观点,等于是承认了我这么多年,对他们全心全意的爱,竟然大都是有条件的!而且是有害的!这让我这么“呕心沥血”的付出情何以堪?
不得不承认,书里的理论及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深度的逻辑说服了我。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也需要勇气。但我是爱孩子的母亲,为了孩子,我还是愿意去改变,去用一种全新的理念去和他们相处,去养育他们。
最后,就用书里的一段话,为这篇作结尾吧。
确认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比仅仅只是爱他们更难;针对孩子复杂的身心因素做出反应,比仅仅关注他们的行为更难;试着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向他们解释正确处事的理由要比借用“胡萝卜加大棒”去控制他们更难。“并肩协作”要求我们做得要比“实施手面”更多。
确切地说,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我如何能让孩子听我的话?”而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
当我们接收到一个全新的理念,做新的尝试需要1500~5000次的练习才能够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所以,不要着急,给自己时间,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会有所改善。用科恩的话与大家共勉----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