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知游说之难,故其所著《说难》对于游说之难阐述十分详尽。
《说难》中讲到游说之人要以游说对象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倘若他在意名声,你却以丰厚利益劝说,一定会适得其反。而他若在意利益,表面却说想要谋求名声,你若以好的名声相劝,他定会疏远你,且不接纳你的建议。这教给我们游说他人之时,一定要看清他的真实需要,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你一定会失败。
而游说的两难之处在于无论你从哪个方面去劝说,都有可能不达己意。因为人们所处的阶层不同,加之思想各有差异,因此,每一句话,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刻之下,人们对于同样一句话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说难》中讲到,弥子瑕受卫君宠爱之时,假传君令私自驾卫君的马车去探望母亲,此行为本应受断足之刑,而卫君却认为其十分孝顺,可以罔顾责罚而尽孝道。再有,弥子瑕把没有吃完的桃子献给卫君,卫君竟十分感动并甚感欣慰,他认为弥子瑕宁愿不吃也记挂着自己,对自己定是十分忠爱。
而当弥子瑕年老色衰,渐渐失宠时,卫君治了他的罪。此时,卫君认为当初他居然假传命令,还把自己吃剩的桃子给我,真是可恶至极。对于卫君产生此种变化的原因,韩非给了很好的解释,因为君主的爱憎变了。当他亲近你时,你的种种不当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爱的表达,而当他不爱你时,当初被视作爱意的种种反倒又成了过错。因此,韩非说,游说之人一定要搞清楚君主的真实态度再进行劝说,方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其实,这一现象我们也可以在当代男女中看到。当你们在热恋期,他十分爱你之时,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即便你说月亮是方的,他也肯定赞同。而当他不爱你了,回忆往前种种,反会认为你学识浅薄,无理取闹。所以,不必为这些事劳心伤神,一切不过因为他对你的爱变了而已,当一切逝去之时,须得坦然面对。
如今的我们并非都是外交官,也无需游说君主,但在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观点和他人相异的时候,此时,你就需要学习如何说服他人赞同的的观点。首先,你要先弄清楚他的观点的具体表达,先站在他的立场去考虑为何他会这样思考,再去从利于他的或者顺着他的态度的方向去说服他,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深感《说难》之伟大,然读至司马迁之感叹“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不禁悲从中来。韩非死于秦,其为韩国使者,故不得秦王信任,加之李斯陷害“终死于秦”。
其著作流芳后世,为世人所敬仰。然其自身,往往造化弄人。
深明其义者,往往难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