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诗意的月亮之门
——读汤秀英的《月亮之门》
文 | 汪梦芬
一直觉得,诗歌属于每一个季节的清晨。
当我选择在秋天的早晨读诗人汤秀英的《月亮之门》时,我不由心生欢喜,又十分好奇,这月亮之门究竟在何方?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去这本书里寻找答案。
看到那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文字,我渐渐喜欢上菜市场,听鱼贩的吆喝声,我喜欢站在水果摊前看人来人往,给人相面,在喧哗深处品味柴米油盐。
《月光如水》的晚上,《风,干净地吹》着,它将我的思绪吹向去年的《五峰之夜》,让我回忆起与秀英老师那些行走在《云上的日子》。想起《篝火之夜》,我问她,为什么要读诗和写诗?她一脸欣喜的告诉我,诗让她充满力量。诗是她快乐的源泉,也是她悲伤时的心灵药方。当她需要表达、需要倾听时,诗像知心爱人陪伴在她身旁。我想,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她一定会想起我们倚身在暮色中吟诗的情景。而五峰呢,也《拧不过》那只《孤独的相思鸟》,它叼着《一片被水泡过的铁观音》,来我的怀里,说要我带它去《村头古树》下听梵音。
时空广大,相隔千年或者相去万里,月光底下苏轼在赤壁跟朋友扣船而歌,而秀英老师呢?她一直在《蓝月亮》的照耀下,将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揉进深情,这种领悟和温暖,是一种境界和修养。她让我们明白,即便在最烦躁的时刻,或是人生的低谷期,我们依然可以活得有尊严,有暖意。
秀英老师说,一个人只在前世今生里修行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正如她在诗中所言:“除去十五这天/其余的日子都虚掩着一扇门/只为给爱,放一条生路/只为天上人间/这一份未了的情缘/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扇虚掩的门/门内是不尽的期盼/门外是飞逝的流年”。秀英老师将自己虚掩着的思想和灵魂安放在门外,用心开辟着诗意的新天地;她把每日的一茶一饭都当做浪漫而有趣的事情,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变成夜空中最亮的星。
如果你曾经读过秀英老师的诗,那绝不能错过这部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的首部诗集。
这些文字,是属于她最深刻的生命记录,也同样属于世间那些灵犀相通的人。它们会让我们成为《春天里》的《歌者》,让你时刻感受到幸福与安宁。
兴许你会问我,怎样才能找到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呢?
那就请你带上这本书,带上你的眼睛和耳朵,带上一颗纯粹的心灵,我们不约而同地跟随诗人的步履,与这把“钥匙”来一次灵魂的碰撞,开启那扇属于自己的“月亮之门”。
作者简介:汪梦芬,90后,湖北孝感人,湖北省青年作家高研班第六届学员。写作至今已发表30余万字。作品散见《羊城晚报》《京郊日报》《文摘报》《教育导报》《楚天都市报》《联谊报》《健康报》《保定日报》《南方法治报》《每日新报》《现代教育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军队计划生育》《基层政治工作研究》《槐荫文学》等100余家报刊。作者微信号:1897266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