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4亿人口,近视的占一半;每五个中国学生中,就有四个近视······
戴眼镜曾经是“知识分子”的象征,但现在,它几乎是中国学生的标配。最新数据显示,小学六年级儿童的近视比例高达六成。初高中生近视率均超过70%。
疫情期间的数据更是雪上加霜。教育部抽检的结果也显示,近半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1.7%。也许是为了扭转这种人人小眼镜的趋势,前不久,杭州某小学就出台了一项规定,视力低于5.0的学生不得参评三好学生!引发网友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表示质疑:近视与否受遗传影响很大。这项规定虽然初衷是督促保护视力,但难免存在“歧视”嫌疑。
孩子的视力,已经成为无数中国家长最焦虑的事情之一。为了下一代,也为了自己能更好地生活,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治近视吗?
小学生视力低于5.0不得参评三好学生?
这条消息登上网络热搜以后,杭州当地负责人出来解释说,“被标题党了”。事实上,学校的考核标准制定得很细,如果本身视力在5.0以下,一学期以来视力没有退步,同样也可参评。目的是希望借此让家长和学生一起来重视用眼健康。
然而,小学阶段就已经出现近视症状的孩子,随着眼球的不断发育,不管如何重视,近视度数还是会不断加深,最终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这是因为近视与眼轴息息相关。眼球的发育如同人的身高从矮到高的发育一样,眼轴会不断从短到长。每个人在婴幼儿时期,都是天生的远视眼,眼球的前后轴距小于正常值,随着眼球的不断发育,轴距会逐渐增大,远视眼被逐渐矫正,到7-10岁时发育为正视。此后,如果眼轴在青少年时期进一步拉长,就发展成了近视。
虽然这项规定的合理程度还有待商榷,但学校有一点确实是操心对了——中国的近视率实在是太高了。
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并且近视比例还在不断加大。有学者持续研究了大陆7至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发现近十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大于60%的地区持续增加。
而到了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网课的普遍开展,学生的近视数据又在短时间内来了一次大幅度攀升——近半年来小学生近视率增加15.2%,初中生近视率增加8.2%,高中生近视率增加3.8%。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国家长当然不会不重视,但市面上号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产品太多,很多人的努力,可能在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为了预防近视,中国父母有多努力?
枸杞、猪肝、鱼眼、胡箩卜······这是王明亮的妈妈在疫情期间做饭时,最常选择的食材。食疗滋补、按摩针灸、加热拉伸,这些“偏方”已经在中华大地“畅销”了十几年。更神奇的是,还有一些新式家务,比如“剥毛豆”,也号称可以预防近视。
“一年级的孩子手指力量不够,握不住笔,常常越握越低,写字时就要歪着头,容易影响视力,而剥毛豆可以锻炼手指小肌肉群,纠正握笔姿势”。按学校的解释,“写字坐姿正确了,就能预防近视”。
剥了半个月毛豆以后,家长反馈说,“孩子的手眼配合能力和专注力有所提高”。但是靠剥毛豆治疗近视,自然是不管用的。
事实上,类似的治疗方法大多只是心理安慰。偏方们并不能让已经拉长的眼轴缩短,更不面聆琶“降低度数…恢复正常视力”。
同理,流行了半个世纪、早已普及全国各大中小学的眼保健操,作用恐怕也并没有家长希望的那么大。靠手在眼周穴位的按摩,既不能缩短眼轴的轴距,还因为手上的细菌接触眼睛造成感染几率上升。眼保健操可以让学生们在几分钟内将眼睛从书本上移开,闭眼、休息、放松,仅此而已。
除了民间偏方,近年来,一批带有“科技含量”的护眼神器就更具有迷惑性了。
第一个要数被商家贴上“抗疲劳抗辐射”标签的防蓝光眼镜。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2周至4月,“防蓝光眼镜”的搜索指数,创下201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可谓是疫情期间的王牌流量商品了。
然而,从专业角度看,波长400—800纳米的蓝光可能伤害视网膜;但生活中的蓝光,无论从数量强度还是照射时间上都远远达不到危害视力的程度。
根据中消协的辟谣: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基本不具有危害性。但由于防蓝光镜片本身带有颜色,反而会因为一定的“色偏”加剧视觉疲劳。
防蓝光眼镜的主要作用是阻隔蓝光,不能防止视力下降,所以说,与其花钱买防蓝光眼镜,倒不如让孩子少看一会儿手机和电脑。
应该认清这样一个事实:近视是一种病,基本不可逆,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让孩子们的近视度数发展得慢一些,低一些。目前唯一获得全球范围内认可的延缓近视发展的方式,是佩戴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眼镜,可以理解成硬性隐形眼镜,但区别于一般隐形眼镜所具有的对外调节镜片度数的属性,角膜塑形镜主要是通过对内进行反几何设计来改变角膜形态以矫正视力,它需要根据个人的角膜进行专门定制,一般在晚上睡觉时佩戴。
多年来各国的数据显示,佩戴角膜塑形镜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视加深,但更要警惕的是,不是所有近视青少年都适合佩戴。有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18岁及以下被确诊为微生物致病的感染性角膜炎病例中,38%都与使用角膜塑形镜直接相关。
更别提角膜塑形镜动辄数千、上万的价格,每隔一两年还需要定期更换,再加上日常护理成本,确实是一些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那么,是否还存在一些科学的办法,能真正防治近视呢?
近视如何预防?三分靠努力,七分看爹妈
目前已有的所谓预防近视措施,太多只在儿童的用眼习惯上发力——尽量避免眼睛长时间看近处,过度疲劳。但实际上,早有科学研究发现,预防近视这件事情,真不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目前已有的关于近视预防的研究,大多将近视的原因归为三类:父母遗传、光照时间、用眼习惯。
研究表明,父母一方近视,孩子近视的可能性会增加;父母双方近视,孩子近视风险要增加4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那孩子基本一定会近视。尤其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与遗传相关性很大。
另外,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着一个人后天的视力情况。即使父母先天给了孩子良好的基因,孩子依旧可能因为“后天不注意”而患上近视。
说起儿童近视,人们总觉得应试教育和手机、iPad、电脑这些电子屏是儿童近视的罪魁祸首。多年以来,学术界主流的观点也是,用眼习惯是后天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
2000年,研究人员开始用控制变量的方式分析诸如看书时间、看电子屏时间与近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每周看书或者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跟近视率并没有明显强相关。
然而,2007年的一场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近视率和户外运动时间呈现出了明显相关。足量的户外活动可以抵消近距用眼带来的近视。
前面我们提过,近视和眼轴数据相关。人体的神缢系统是根据昼夜节律调整生长发育的,正常情况下白天充足的日照会促进视网膜内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会阻止眼球轴距的发育。到了夜间,多巴胺分泌减少眼球会正常成长发育。
而进入了学校的孩子们,漫长的白天在室内上课,缺乏足够的光照,视网膜内多巴胺分泌不足,会导致眼球轴距过度发育,形成近视。
澳大利亚科学家推测,为防止近视,儿童每天需要在至少1万勒克斯的光线水平下待上约3个小时。而我国教室的照度标准值仅300勒克斯。
总的来说,孩子近视与否,首先看父母基因,然后谈户外光照,此后才是用眼习惯问题。对此,有不少家长呼吁,国内的中小学,与其在其他无用功上大费周章表决心,不如保证体育老师的出勤率,每天保证孩子们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或者学一学先锋学校,建成大落地窗加通透采光的教室,不耽误争分夺秒的学习,还能保证光照。
从这个角度来看,处于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即使没有外出的条件,让孩子们多在阳台上、飘窗附近学习与活动也是极好的。毕竟室内采光好的地方可以和室外树荫下接近,只是需记得,一定要避开正午日照最猛烈的时候。
毕竟,保护视力,是一辈子的事,无法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