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
走进玄武湖,没有城墙另一边的车来人往、人声嘈杂。可能是由于我们来的太迟,也可能是天气太热的原因,湖畔游人寥寥,门旁的旅游观光车站也冷冷清清,然而这恰恰给了我们静心赏园的好心境。
站在湖边的石栏旁,远观玄武湖面,东边是泛着紫雾的紫金山,山上天文台、音乐台和湖畔的太阳宫隐约可见。西边是高耸矗立的以紫峰大厦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楼群。古代与现代在玄武湖畔相遇相见,对视而望。近处湖面碧波荡漾,游人泛舟,帆星点点,似是古时湖面的采莲女子。湖畔树影倒映,柳暗花明,烟煴舒卷,美的婉约动人。湖中五洲相连,堤桥相通,楼榭耸立,亭台相间,古意盎然,让人感到无限意韵。因湖中有洲煮相隔,湖面显得并不是很宽阔,走在湖畔的堤桥上,反而给人一种舒适怯意、平易近人之感。
由于一天奔波和长途骑行的疲倦,妻子只缱倦于湖边舒适,而不愿流连湖中美景。我因喜爱这湖畔城墙,又急需解决人之三急,便顺着城墙向西游览,走不多远眼前一处酒楼茶肆甚是引人注目。整个建筑群没有围墙,只有一座象征性大门,形制神似三国时期战场上临时搭建的城门,上书“玄圃”二字。据史考证,这里是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为梁时太子萧统占用,是南朝名人学士在此吟诗作文的“沙龙”,并在此编著著名的《昭明文选》。可以想象当年萧统召集南朝文人学士荟萃于此,饮酒作赋,吟诗咏唱,过的是何等的诗意生活。梁朝灭亡,宫室园囿都变成了土,玄圃自然也不复存在。如今的玄圃是2010年建造的仿古建筑群,园内有天籁清音阁、净明精舍、明月轩、婉转廊、观瀑亭、芙蓉坊等六朝风格建筑,其间池塘小桥、曲径回廊,错落有致。遗憾的是,玄圃的房舍多为商用,成为有钱人的娱乐消遣场所,就连一座原来陈列萧统人生故事和介绍《昭明文选》的小楼,也被租出开了商店,里面尽是新潮的服饰和时尚用品,店内的小姑娘当被问起萧统时,自然也是一脸茫然。我是向来不喜欢这一类的仿古建筑,于是用完他们的卫生间,便匆匆离开了。
回到玄武门入口处的湖畔石栏,本以为游玩玄武湖的时间不足,但因为明城墙的即将关门,鸡鸣寺的游人太多,略显疲惫的妻子又提不起对玄武湖的兴致,所以倒觉得时间尚早。我也知道妻子原本对来玄武湖就没有太强的意愿,若不是我坚持想来看看,她定是不会来的。妻子坐在湖畔的石头上休息,我则顺着湖中堤桥缓步徐行,用镜头留下玄武湖五彩斑斓的身影。行不多远就可看到湖面上的菱洲、樱洲。玄武湖中共有五洲相连,樱洲则是湖中最大的洲,也是历史遗迹最多的洲,位于环洲怀抱之中,因岛上遍植樱桃而得名。但我没有往前走上樱洲,只因不愿妻子一人留在湖畔。站在通往湖心洲的石拱桥上,轻烟拂煮,微风徐来,看着樱洲花海、曲折长廊、假山石砌、古式建筑,不由得翻开玄武湖的泛黄书页,走进湖中的岁月春秋。
翻阅玄武湖的历史如同翻开南京城的历史,它的命运跟随着这座城市的兴衰成败而沉浮莫测,就如同南京城的悲怆一样坎坷多舛,堪称历史上最“惨”的湖泊。除了被屡次更名之外,湖面还忽大忽小,时有时无的经历更是其他湖泊所无法比拟,恐怕也没有哪一个湖泊能像玄武湖一样把一座城市的历史凝聚沉淀的如此深厚。
玄武湖古名“桑泊”,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据说,古代的玄武湖周边是南京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早在6500至4000年前玄武湖就与南京人的生活发生了联系。传说秦朝时期,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路过金陵时,陪同的望气术士告知他此地有天子之气。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怒,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灌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玄武湖也变为“秣陵湖”。后因秣陵都尉蒋子文葬于湖畔,三国时期,孙权为避其祖父孙钟名讳,遂改名为“蒋陵湖”。同时,孙权引水入苑,玄武湖初具形态,因其位于黄雀湖和宫城之北,故又名“后湖”或“北湖”。自此之后玄武湖改名不断,从东晋到南朝梁代,先后改为昆明湖、饮马塘、练湖、习武湖、练武湖等名。
南朝时,玄武湖进入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被辟为皇家园林湖泊,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出于国都“四神布局”的需要和由于宋元嘉年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湖名始为“玄武”。宋大明年间,湖上首设上林苑、乐游苑、华林苑。宋元嘉初年,文帝还对玄武湖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成湖中小岛,形成“蓬莱”、“方丈”、“瀛洲”三岛,犹如今天湖上的五洲。齐大明年间,武帝常半夜出猎于此,上万宫女严装陪同,鸡鸣时分才回,可以想象当年玄武湖上游乐之盛。
隋唐以后,随着都城北移,南京城逐渐衰败,玄武湖也被冷落,并且两遭浩劫。一次是隋文帝灭掉南陈之后,下令将南京城夷平,玄武湖因此消失两百多年。唐朝时期,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改玄武湖为“放生池”,可见当年玄武湖已由“湖”变“池”、衰败不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牧、韦庄、李商隐等,面对玄武湖的沧桑巨变都曾发出感慨。南唐时期,南京再度成为都城,玄武湖也一度复兴,再现“名目胜境,掩映如画”的胜景,但是好景不长。宋朝时期,随着都城的再度北迁,玄武湖再遭浩劫。宋神宗熙宁八年(1705年),江宁府尹王安石奏准神宗泄湖得田,玄武湖再次消失两百多年,直至元大德五年和元至正三年的两次疏浚,玄武湖才得以重新出现。
明朝时期,玄武湖于洪武初年成为贮存全国人口田亩档案的“皇册库”,禁止民众入内,不再作为园林所用。与此同时,明城墙和太平门的建造将玄武湖挡在了城外,同时也阻断了玄武湖与长江的连同,又将玄武湖与紫金山一分为二,彻底改变了此处几千年来的山水格局。
明朝以后,清初为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又改名为“元武湖”。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玄武门的开辟,才让玄武湖与南京城再次连通,同时也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风景名胜区。
回顾玄武湖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龙蟠虎踞帝王之气的南京,作为都城的时候光鲜亮丽,都城不在时又遭帝王嫉妒。也许正是因为南京这座城市的风光佳绝和帝王之气,往往建都在此的朝代都不思进取、国祚运短,朝代更替时又惨遭屠城,悲怆万分。但也正是这多舛的命运,才让玄武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相得益彰,散发出迷人的韵味。千百年来玄武湖水静静流淌,就像时光悄然流逝,南京的历史在这里被定格成一幅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