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方险峻的燕山山脉中,有一处与周围雄浑大山迥然不同的景致,在连绵不绝的山丘环抱中,在参天古木掩映下,一处距今数百年的皇家园林坐落在这里。
这就是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承德避暑山庄,原来叫热河行宫,最先是为康熙皇帝去木兰围场途中休息所修建的二十多所行宫中的一所,后来,康熙帝觉得这里风水好,御笔一挥,亲题“避暑山庄”,由此开启了一段令人惊叹的历史。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才告完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把大片的山水纳入园区,整体布局完全借助自然地势,因山就水,浑然天成。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原来,这避暑山庄不仅是高高的宫墙,闪闪的琉璃瓦,它经历了大清鼎盛时期近百年的经营。它的诞生,与清朝鼎盛时代混一中华、和辑戎夏的宏大国策是分不开的。这里曾是大清皇朝的政务中心,是泱泱中华的第二心脏,一幕幕推动历史车轮的事件,正是在这里发轫。原来,它不仅是逍遥的避暑胜地,平静的湖山,总是承载着历史的沉重。
通过书写在建筑前面的介绍,我们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名字: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咸丰、同治,还有那个先君身后在这里政变的女人——慈禧。这里沉睡的一砖一瓦,见证了那个皇朝的尊荣,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风雨,记忆着那个帝国的兴衰。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宫殿区由淡薄敬诚、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这样的命名,寄予着儒家勤政、淡雅的修身、治国之道,引导着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趴在“淡薄敬诚”大殿外的窗子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皇帝的宝座:威严富丽的宝座,孤兀的安置在由名贵木质构制的高台上,周围陈设着精致的香炉。遥想当年端坐在上面的君王,周围一定是香烟缭绕,群臣侍立。既贵为天子,以一人之身维系着亿兆之重,九州之广,帝王的权威,对维系这个庞大的帝国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力在民,策在贤”,康熙、雍正、乾隆,正是凭借这种强大的力量铸就了辉煌的帝业。
由宫殿区北行,是一派湖光山色的湖区,山庄向远处伸展,分别是更为广袤的平原区和山区。像我们这些“八百里加急”赶来的过路客,只有在湖区流连一下这派园林之盛了。“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果然是富贵无过帝王家,皇帝家的山庄远非“人间”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可比,它们不是一二组院落,而是一组组庞大的院落群。据说湖区的园林多数是仿照江南名胜建造的,比如“金山”、“烟雨楼”、“狮子林”。
但它们在仿造中有创新,荟萃了中国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不失皇家之气度,从而获得了“中国古典园林最高典范”之盛誉。百年之间,康熙和乾隆祖孙,分别为山庄定名了三十六景,合计多达七十二景,避暑山庄由此成为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历史上宫室的壮丽,宣示着皇室的威严,推动着工艺的发展,也耗费着巨大的国力,甚至透支了天下藉以兴衰的民心。
五月的避暑山庄,堤岸拂柳,柔丝新绿,宛如塞北江南,令人心向往之。“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康熙皇帝在修建避暑山庄时曾这样总结它的建筑意韵。避暑山庄大多数建筑,使用民居的尺度、色彩,不施彩绘、不用斗拱、不加雕琢、青砖布瓦,追求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初夏时节,泛舟游湖最是惬意。山庄的湖泊区以山环水、以水绕岛,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湖岛错落有致,各湖之间有桥相通,两岸绿柳如烟,如入烟雨江南。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文化随笔《山居笔记》里有一篇文章《一个王朝的背影》,专门以避暑山庄为切入点,谈了自己的感悟,我认为这对于人们认识避暑山庄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只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后世子孙没有能够顺应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逐渐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这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