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山食养”
——次生命的新体验
转眼间,快到知天命的年龄,对于身体维护 的迫切性就提上日程。这几年会把时间分配 出来一点给中医的学习。比如学习李辛老师 中医课以及同有三和的诸多课程。
这周由于诸多因缘的助力,有幸参加了为期 4天的南山食养课。 今天是课程的第三天,明天下午就会结束回杭。 晚上我坐在书桌前,尝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回顾并 整理一遍,不巧的是上课的笔记本留在教室,我决定凭感觉回溯这三天的过程,试图寻找上课在我身体层面留下的东西。
这次学习的南山饮食,是一传统的食养法脉,历尽沧 桑,多年隐存于终南山。这次由同有三和的老师们总结、体悟并分享给大家,确实弥足珍贵。
这几天的课程是理论加实操,我们学习了如何炒青菜,土豆炒青椒、白菜炒西红柿以及煮老火粥、老火水等等。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菜肴,看似简单,其实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比如炒青菜,老师要求切菜时不破其形,不破其色,不破其味,刀切食物要求有丝滑的感觉、西红柿切时不
留汁,尽量保持食物的完整性。课上老师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行破,气必败。”
再比如切生姜,切得如法的生姜末,颜色
基本保持鲜亮,而若切得不如法。我们会
发现生姜末很快就变了颜色,确实“形破,气必败”。
另外,这几天最深的感受就是厨房即道场。 做饭做菜的时候,需要始终保持殷重心和欢喜心。
据说南山饮食作为禅七期间的外 护,对参与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出家 最少10年以上,住禅堂五年经历,方可帮 厨洗切,参与食材处理,出家十几二 十年,修行达到一定境界,才有资格上灶 台。 参与厨房的修行者需用欢喜心来服务 大众合和,方能使饮食成为甘露,否则将变为毒药。
简言之,就是不同状态的人会炒出不同状态的食物,所以在烹制食物时,专注、谨慎、亲近尤为重要。
在整个课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感。感而遂通,对食物形质的感,对食物气味的感,对烹制过程火候的感,以及对厨房洁 净状态的感,诸如此类,从更精微的层面去感受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跟食物建立链接,就像对待小宝宝一样,对待它们,这一点是以往的我所不曾感受过的。
此刻,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万物皆有灵,唯有感恩、用心做好每一顿饭,食物的精气神才会为我们所吸收,为我们所用。这是生命修行的一种方式,感谢同有三和给了我这次机会。
同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学习中有两个女儿带着 85 岁的老母亲来学习,还有 31岁的奶爸为了三个孩子吃饭问题前来学习,这些都非常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