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了坏情绪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这种有毒的荷尔蒙,会使人生病、衰老和早逝;我们也知道了好心情会分泌出“B一内啡肽”这种能产生“脑内吗啡”的好的荷尔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只做到这两种激素平衡还是很不够的。因为,当我们精力充沛工作的时候,大脑就非常活跃。这时,大脑便会不断分泌出一种被称为多巴胺的荷尔蒙。
多巴胺是一种能激发出人的热情和干劲的荷尔蒙,也可以说是好的荷尔蒙,每个成功者都离不开这种荷尔蒙。然而,多巴胺又是一把双刃剑。当一位整天无所事事的庸才,过着纸醉金迷或百无聊赖的生活时,他只会分泌很少的多巴胺或不分泌多巴胺。他就很容易得帕金森或阿尔兹海默症;但是,一位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家以及所有勤奋工作的人,他们分泌的多巴胺又往往过量。这又会造成体内能量透支,会造成早逝。即使一些人能幸免一死,也会出现精神分裂或癫痫病。
只要我们稍微用心观察,就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哲学家尼采、画家凡.高、作家海明威、诗人顾成和海子等人,他们由于用脑过度,多巴胺透支,不是疯了就是自杀。还有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人统计过,他们平均寿命只有34岁。这么小的岁数,即使在古代也应算是夭折。如果只用一句纵欲过度来解释是说不通的,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是色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执政的压力太大,多巴胺分泌过量。因为每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既要管理好朝中大臣又要统治好封疆大吏。同时还要管理好后宫的嫔妃和太监,处理好内政外交,其精神压力不亚于那些在战场上撕杀的将士,繁忙而紧张的工作压力极大的透支了身体能量,所以他们才过早地衰老和早逝。
当然,现实生活中透支身体能量的例子也不少。许多学子或因为才气不够,或因为用力过猛,虽然没有做到古人那样“头悬梁,锥刺股”,却每每听到某研究生或某博士生因劳累而猝死的消息。甚至一些年近耄耋之年老艺术家,在本该安度晚年的时候,仍然不甘寂寞地出席一些热闹场合,因精力透支而死。
那么问题来了,多巴胺究竟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不分泌多巴胺容易得老年痴呆,分泌多了又容易面临死亡的威胁,究竟如何是好?其实,答案仍然在“脑内吗啡”上面。
科学研究表明,当多巴胺大量分泌时,由于消耗能量过多,人会感到精疲力竭。这时候如果能及时的分泌出“脑内吗啡”,多巴胺就会起到倍增的作用。也就是说,“脑内吗啡”能起一个杠杆的调解作用。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都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但“脑内吗啡”不存在这个问题。利用“脑内吗啡”去增强多巴胺的作用,是最理想的大脑使用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许多人,比如那些政治家和企业家,即使知道了也控制不了自己。
但是,做为我们普通人,许多人是能够做到的。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欲望,凡事不要拼尽全力,更不要“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要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带着快乐心情去读书去写作去做任何事情。这样,我们虽然还不能像高僧那样高瞻远瞩,但是一定能够做到豁达乐观。在我们体内就会不知不觉的分泌出“脑内吗啡”这种快乐的荷尔蒙,就会在消耗最小能量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多巴胺。
也就是说,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一定要通过运动和休闲等方式,让自己紧张的精神松驰下来,通过多分泌“脑内吗啡”来保持多巴胺的平衡,尽可能的不过劳不透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个人的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