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电影行业,演员转做导演是很常见的事,但能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一样在两个行业里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的人却极为少见。
熟悉他的观众通常会喜欢叫他“东木”导演。年近90的“东木”老爷子在电影创作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从年轻时候主演的《镖客三部曲》到后来自己导演的《廊桥遗梦》、《不可饶恕》、《百万美元宝贝》、《萨利机长》等代表作,尤其是他导演的作品,可以说从未失手。
好莱坞业内他常被称为最后一位“古典派”导演,但从他后期的一些作品也能看出他从不惮于突破自己。
今年在美国上映的新片《15点17分,启程巴黎》就是东木导演一次有趣的尝试。不过从上映后的反应来看,观众的反馈非常糟糕,豆瓣也只有5.4分。
究竟是怎样的一部电影打破了老爷子几十年来“零烂片”的记录呢?
电影改编自一个真实故事,讲述了三个美国青年在欧洲旅行时,在一辆列车上阻止了一次恐怖袭击成为英雄的故事。看起来故事和《萨利机长》很类似,讲的都是平民英雄的故事,不过老东木这次采取了不太一样的方式。
《萨利机长》是先把整个英雄事件展现出来,再把目光聚焦在司法制度和英雄事迹的冲突之上,反观《15点17分,启程巴黎》则是先从几个青少年的童年开始。
影片的目光一开始放在了三个人是如何从零开始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关系。
斯宾塞和亚历克从小就是朋友(他们家在一起),但两人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注意力缺失症,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扰乱课堂纪律是家常便饭,难以融入正常同学生活的两人在学校只能相依为命。校长室变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认识了一个和他们相同阵营的黑人小孩,安东尼。
他们都对军事方面很感兴趣,志趣相投的三人很快成为了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出去玩模拟军事游戏。但很快因为家庭的缘故,几个好不容易相识的伙伴再一次分开。
几个不受人待见的孩子和长大之后勇敢站出来的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很好的对比和戏剧冲突。
这段儿时的回忆对几位英雄人物的丰满是很有帮助的,三个人之所以成为好兄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别人的孤立,特殊的经历让三个人之间的友谊更加宝贵和牢固。
但接下来的剧情部分成了影片垮下来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演员,东木老爷子大胆地直接让这三位英雄本色出演,这让很多不知情的观众开始对几个主演的表演水平大肆吐槽。
很明显导演想要追求一种写实的风格。在新浪潮时期,很多喜欢拍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的导演也经常找一些没有表演经验的人来出演,以求让电影没有表演的痕迹。但电影终究是在表演,其实无论是对有经验还是没经验的演员来说,刻意地去扮演自己反而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为扮演其他的角色你可以通过各种标签,框架理解人物,但扮演自己无论你怎么自然,站在镜头前,依旧会流露出刻意的感觉。再加上伊斯特伍德是好莱坞出了名的“一条过”导演,回顾他之前的大多数作品,一般要么是他自己主演,要么像《萨利机长》有汤姆汉克斯这样的影帝主演,他鼓励大家真诚坦然地生活,这样工作的时候,好作品自然就出来了。
但这种工作模式在这部电影里就不再那么管用了。
剧情方面,影片中间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斯宾塞是如何通过努力成为一名救助士兵以及三个人在坐上那趟列车之前在欧洲游玩的经历。
和让几个人本色出演的目的一样,东木想通过对他们普通生活的描写让观众更加了解几个人,为了追求真实性,他甚至采用了手持数码相机而非胶片拍摄的方法,显然导演希望通过这种拍摄手法,给观众带来某人在旅行时拍下的真实镜头的感觉。
旅游的过程中,他们拍照、泡妞、泡吧都事无巨细的展现了一遍,确实很接近真实生活。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一次紧张激烈的救援行动,而不是几个普通人的生活。这一点和《萨利机长》的不同视角有很大的区别,在完成救援后,英雄机长作为一个普通人依然要面对制度的怀疑,这是探讨社会制度很好的切入点。
但斯宾塞几个人在他们成为英雄之前的生活只是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事件,一切都不是像剧本一样安排好的,亚历克的话似乎最具代表性:“这就是求生的本能反应。”
这些琐碎的生活画面和之后发生的故事没有必然的冲突和联系,观众就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当然我们也可以发现剧本不经意间给了观众一些暗示,比方说小孩子的祈祷,在救援训练时遇到脖子伤口处理的问题(这一点和列车上遇到的问题类似)。但出于影片其实只是呈现一个真实的故事,编剧还是严格地避免了一些明显的预示或征兆。
这种生活很真实,相信一定是通过几个当事人的回忆加入剧本的,但这种生活也十分乏味,它让整部电影失去了最重要的感染力。
影片更像介于剧情片和纪录片之间的一种状态,导致整个观影体验就像是被导演强迫着观看了别人的生活。
最后对整个事件的还原依旧保持了伊斯特伍德一贯的水准,节奏凌厉,剪辑恰到好处。在几个人缠斗恐怖分子的时候,依旧会紧张得攥紧拳头;当最后所有乘客都获救的时候,依旧会双眼含泪。不过为了突出几个人的英勇表现,影片结尾加了很长的一段颁奖致辞的戏,对于很多观众,尤其是国内的观众,会有一种宣扬爱国主义情怀主旋律影片的感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前面的铺垫不够,如果从救援故事直接结束情绪收得就不够强烈,这时候三个人本色出演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尽管该片有许多缺点,大多数人也认为这是“东木”老爷子少有的失手之作,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完全不值得一看的影片。
《纽约时报》依旧给出了积极的肯定:
《15点17分,启程巴黎》最值得欣赏之处,就是它的去艺术性。
伊斯特伍德先生——他一直以来都偏爱紧凑有效的执导风格——在该片上试验了一种简约的风格,这使得他的一些较早作品显出巴洛克式的绮丽。
他像是在检测极简主义的极限,检测究竟能去掉多少人工雕饰却又不破坏影片的戏剧张力。没有许多伏笔,也没有许多心里探析。
故事的真实性确保了一种直率的力量,而这也正是伊斯特伍德先生试图在影片中展现的。正是他对该故事的匠意吸收,赋予该片以迷人魅力和感人力量。它的极端直率混合着神秘。
对于一个88岁的老人来说,还在激情洋溢地拍着电影,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