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穿着T恤衫都觉得有种燥热,没几天,套上厚外套却依然觉得不够暖。有时候,实在不敢相信,时间能快成这个样子。还剩下73天的2017年,对我来说,可谓是个很大的转折。
离开已经呆了7年的上海,去到来过数次的苏州,一个人,重新开始接下来的人生。
原以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人操持着各种琐碎事宜和暂未稳定的工作,会让我疲惫不堪、不知所措;然而,事实上,我不仅能够很淡然地面对生活出现的种种小意外,还能在2017年焕发一新。突然觉得,20几岁的我渐渐地能够掌控自己了。
02
在这远去的近300天里,慢慢地适应了苏州式生活,将生活打理地井井有条;在工作上,也更进一步,变成带领小团队的主管;而闲暇时间,我也开始并坚持着,做些自己想做的、对自己有益的事儿。
学习写作:尽量做到每天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选择性发布在简书、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
持续输入:每天60分钟读书时间,每周消化3堂营销策划线上课程;
运动健身:每天15分钟无氧运动,每周2-3次5公里以上夜跑;
增长见识:每两周去看场展览,每月跟团徒步去一个新的地方;
大半年的时间,我大概完成了这样的计划:写了大约5万字,阅读了20多本书,跑了300多公里,去到3个陌生城市。我知道,这与大咖们还差甚远,但同以往相比,却实在是个很大地突破和成长。毕竟,在此前好多年,我可能都未看到这些书,写到这么多字;而跑步是我一直坚持做的事儿。
我很惊喜自己这样的变化,也更加期待如水流逝般——余下的时光。
03
我一直好奇,究竟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心里有个答案,因为养成跑步的习惯,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转变,从而带动行为模式的转变。但一直有种感觉,这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直到我看到冯仑的《行在宽处》里的一段话:
“在20多岁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你扮演的是一个候补队员的角色,甚至可能连候补队员都不是,只是一个足球爱好者。到了30岁, 你就混成了一个候补队员,到了40岁,就差不多可以上场踢球了。”
我想明白了,转变的最大原因是,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也就是说,我明白了在这个阶段里,最重要的的事情是什么。
包含我在内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期望在自己20多岁的时候能获得别人30岁甚至40岁的成就,纠结于自己为啥那么不起眼,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竟然都是小角色,苦恼、迷茫、焦虑...要知道,这才是生活的常态,那些如李彦宏、扎克伯格少年得志的人,只是幸运的极少数。
而此阶段我们最重要的事儿:努力地提升自己,争取早一点上场踢球,而不是在自己连基本功都不扎实的时候,就妄想射门。可能在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对于生活、对于未来,才能够有个清晰的目标,以及找到对自己的掌控感。
04
事实上,当你熬到40岁的时候,另一种快意人生便来了。为什么呢?这时候,你的同学、朋友都已经40岁,至少不会太年轻,就算不是各个身处高位,但都是在自己领域里能说上话的人,你会发现,遇到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几通电话就能完事,处理问题是那么轻松写意,而这同样是此阶段的常态。
不必忧愁、不必期待,该来的在她应来的时段里,自然会来。那时候,主动拥抱便好。
找到属于自身阶段最重要的事儿,是我这一年里做大的收获,没有之一。
如同之前流行的一首小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欧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努力走在自己的时区里,那样,才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