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儿
最近在中华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图书量的文章,名字叫做《国民人均图书读量7.86,你拖后腿了吗?》。
文章综合了国人近八年阅读量的变化,2016年人均图书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方式近年来发展迅猛,报纸、期刊的阅读量在下降,手机阅读、移动阅读、社交阅读快速发展成为新的阅读趋势,综合其他的方面总体的阅读量是上升的。
阅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办得如何如荼。似乎一夜之间,人们从撕名牌的狂热者变成了诗词歌赋和阅读的拥趸。从《见字如面》《诗词大会》到《朗读者》等活动华丽丽地霸占着头条。人们对阅读的需求日趋旺盛,未成年人阅读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阅读量也在增加,这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有人问:即便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早晚都会忘,读书有什么用?
看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回答:小时候我们吃过那么多东西,已经记不清吃的是什么了,但不知不觉中,它们已经成了我们的血和肉。 书中有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也许是浸透着大悲大喜的,也许看起来风平浪静平淡无奇,它们都会以文字的形式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流在我们的血液里,藏在我们的气质里。
去奶奶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垃圾中转站,每次路过那里都能看到一位身穿红色制服的环卫工人。他不是捧着一本书阅读,就是在认真的工作。有一次,我出于好奇,把车停到马路边仔细观察他,猛然发现这位环卫工人只有左臂。他的背有一些驼,颧骨深深的凹进去,一抬头,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有许多道皱纹。但是,他用长满茧子的左手握着一本书仔细的阅读,那场景,令人无法忘记。
还有一次,我去中转站倒垃圾,远远的就看到专心的读书他。他把书放到捡来的沙发上,热情和找他的朋友交谈着。这时,一对夫妇开着一辆三轮车驶了过来,车上装满了垃圾。他急忙跑过去帮他俩清理车上的垃圾,那只空袖子随着身体的摆动在空中左右摇晃……清理完垃圾他让那对夫妇留步,对他们说:“这些冬青树还有生命迹象,扔掉挺可惜的,你们拿走种下试试看。”那对夫妇看了看冬青决定带走。等那对夫妇把冬青树抬到车上,他和他的朋友还在告诉人家能使冬青树快速活过来方法……
多少人结束校园生活,就与书籍彻底的绝缘。在生活中瞥见旁人捧本书阅读,也会片刻的讶异。自言再静下心地去读本书对自己来说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没有时间读书、读不下去、读不懂,等等问题,也会成为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拦路虎。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读书,不求学识渊博,只求内心安静。
如果某时的你正清闲,
泡一杯淡淡的茶,
翻开一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