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有种明显的集体抑郁症倾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先生,在天下人笑之前都不允许自己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先生,最后担不起太多愁只好选择了自沉汨罗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先生,登个名胜古迹也是哭个没完;更不要说把个千古愁写到极致的李女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搞得她之后人家都不好意思再写愁了。中国的文人,整体都是活得苦哈哈的,仿佛生怕自己一快乐,便不像个有抱负有远见有心胸的高尚人士,而成了个耽于个体享乐现世愉悦的庸俗小人。所以我们所有劝人向学的句子,都充满了苦情色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板凳要坐十年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还有“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哪里是在讲读书,简直就是开比惨大会!中国的教育,倘若完全陷入比惨境地,那还有什么出路?我们的后代全部无法从求知中获得乐趣,而只把读书考试当成酷刑来承受,我实在要怀疑他们的未来了。
读书要比苦,做官要比苦,仿佛唯有苦,才能衬托出其辛劳与伟大。直到今日,我们很多单位的述职大会,很多人不是在讲自己的成就和业绩,而是在比惨:父亲重病还在坚持加班,手术未愈继续坚持工作,孩子发烧仍在坚守岗位,除夕之夜为工作放弃天伦之乐……似乎唯有苦情戏,才能足够打动人。
长长的历史画卷,那么多皱眉凝然不苟言笑的面孔中,有一张跳脱超然的脸,横绝文坛!他便是宋代的大才子苏轼。苏先生是学霸,科举考试考第二名(本来妥妥的第一名,阴差阳错,被主考官调成了第二)。随后顺利做了官,却因为反对新法,然而就一路被外放,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无论去到哪个州,都能把那锅“州”(粥)煮成最养人的州(粥),处处政绩显赫,深得民心。然而“乌台诗案”无端遭祸,坐牢百余天,几乎丢性命。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兵自卫队副队长)。人人等着看笑话,他却带领家人开垦城东一块坡地,自号“东坡居士”,提前响应毛主席号召,过起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这还只是他政治生涯第一轮起伏。后来随着政局变更,他又经历一度的还朝与外放。第二轮的外放放得更远,最远到了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最后遇大赦北归,卒与途中。
苏轼这官做得实在是够闹心的。在杭州修苏堤,写写“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诗句,这份洒脱大家还都容易理解的,毕竟杭州鱼米之乡,未尝没有快意。但到了惠州,几颗荔枝下肚就能忘记岭南瘴气,这份”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惬意,比起同样贬谪岭南写下“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韩愈,就不知高明出了多少个段位。
——从不出演苦情戏,哥玩的是潇洒!
苏东坡政治上难以施展抱负,却在文学上开创了宋词的豪放派风格。于是有佳话:“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宋词自东坡始,突破了婉约派的缠绵婉转,格局更开放,气韵轩昂神韵奔放,自成格调。
他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那番少年意气,完全就是“无龄感"生活方式的先锋与楷模。他写“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谁介意那赤鼻矶是不是历史上的赤壁?这男人活得这般恣意跳脱,根本是打不死的小强,放到哪里都能寻出乐子来活得光风霁月鲜亮怡然。只因内心足够强大,怎会轻易为外界所伤?
所以颜回箪食瓢饮而活得优哉游哉。真正灵魂自由的人,在哪里都活得诗意盎然。
高晓松在狱中悟出了一番道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把监狱里的时间,用于写文章,出来就出版了《如丧》。在监狱的苟且里,他写着监狱外鲜亮亮的青春与热腾腾的情欲。你以为他只会盯着远方等诗意?他明明把眼前的苟且玩儿成了远方的诗意。
我们总喜欢用未来的幸福,安慰此刻的苦逼。于是我们对读书的孩子说:等你考上大学就好啦!我们对吵架的夫妻说:等你们生了孩子就好啦!我们对憔悴的单亲妈妈说:等孩子长大就好了!可是,不能从眼前的苟且里,感受幸福的人,哪里会有远方和诗意?等你把远方走近成了当下,不还是满眼的苟且?难道继续望向远方,期待永远不会到来的诗意?
杨振宁有一回去一所学校讲学,要求校长把门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字必须撤掉才肯讲课,随后挥笔写下新的对联,只把“苦”字改作“乐”字。读书是要勤,却不必要苦哈哈。学知识长见识,本来应该是快乐的,何必弄得这么惨兮兮悲切切,仿佛读书就是受刑一般,让学生们都丧失了内在的求知欲,完全变成了被动的读书机器,那真是教育的悲哀。所以杨老先生是个率性的人,82岁也敢娶28岁,上帝给了他一份最后的礼物,欣欣然便接受了。你情我愿,各取所需,皆大欢喜,有何不可?倒是旁人,在旁指指点点:人家那么年轻,还不是图你的什么什么?要我说,28的肯嫁82的,只要人家不会谋杀亲夫,哪怕你能力都废了,能搂温香软玉入怀,便是只能揉揉捏捏,都是你赚到。所以老杨懂得享受现世幸福,不纠结年龄,不因为82了就觉得自己在婚姻上应该苟且。转眼人家夫唱妇随12年了,等着看笑话的人,该消停了吧。
刘晓庆曾经入狱422天,财产被封,当时她已经47岁,一夜落魄,年已半百。但她在牢狱之中做什么?她在自学英语和法律!出狱后,负债累累,她能放低身段,什么角色都肯去演。这样的女人,怎不让人佩服?她现在的富商丈夫说,我追了她整整30年。难道他娶不到别的年轻漂亮的女人,难道真的是因为刘晓庆保养得太好?说真心话,保养再好,刘晓庆也是奶奶级别的人了。一个女人,如果真的只靠皮相,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她身上也是有着一股劲儿,能把当下的苟且,活成远方和诗意。我喜欢看她一面做平板支撑一面看剧本的照片,她60多岁,比我们很多年轻女孩子活得都努力。这女人,是值得敬重的。
做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到底还是容易,而且得意即便忘形,到底也还有得意作支撑,不会死得很难看。做人最怕的,是失意而忘形,一跟头栽进泥潭里再也爬不出来,那真是玩完了。你已经落魄,一无所有,只剩胸膛一口精气不散,尚有卷土重来的胜算。所以,韩信能从胯下起身,刘晓庆从在出狱后重新绽放,苏轼把每一次贬谪活出了滋味。能从苟且中挣扎出诗意,才是真本事。破罐子破摔太简单,破罐子玩成古董你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