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这个暑假,刚战胜高考的大一新生们将迎来美好的大学生活,军训结束后,班级及课程等安排基本走上了轨道,接下来,选社团将成为新生们重要的待办事项之一。今天就说说关于社团。
大学一定要进社团吗?
当然不是。但是,如果你想在课堂之外多认识些人,多学点知识,多挖掘自己的潜力。社团,是大学里比较可靠和方便的一个通道。有人说,兼职也可以,既能赚钱又能学到社会经验,鉴于今天的主题在社团,兼职这点今天先不谈。
那么,面对校园里密密麻麻五花八门五彩缤纷的社团招新广告,我们到底怎样辨别和选择呢?
我认为有这样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先了解,再决定。
对于各个社团来说,大一的孩子都是小白,有时难免被豪气的横幅和帅气的学长或者貌美的学姐所迷惑。不要冲动。虽说加入以后不喜欢可以再退出,但是热情这东西来的快,走的也快,有时候说来就来说没就真没了。当你真正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时,人家或许已经招满了。
如果对哪个社团感兴趣,可以先问问自己认识的学姐学长,或者问问辅导员和老师。毕竟他们是过来人,过来人除了爱说教这个毛病以外,心地还是善良的。如果你眨巴着大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他,基本上还是会得到真诚答复的。
了解的内容大致是:社团的性质,社团的内部结构,社团的日常活动内容,招新的条件等等。这些都了解清楚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决定加入也不迟,社团招新不是一天两天就结束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建议最多参加两个社团,至于为什么,应该不用再赘述。
第二,结合兴趣,事半功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一个和自己兴趣有关的社团,在里面坚持两三年,毕业的时候,或许你已经把兴趣养成了一项生存技能。起码我在初入职场时,很多工作上的方法、知识等都是在社团里学到的。
同样是在社团呆过的,有人整天忙于一些无用的社交,有些人默默参与认真实践和分享,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热爱的事情,真正的投入其中,才不会有时间关注那些虚幻的东西。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
大学本身是一个很纯洁的地方,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当你身处其中,是无法感知的,只有当你真正走进社会以后,才会知道大学时光有多么珍贵。如果能在大学里结合自己的兴趣去踏实的在社团里坚守几年,认真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以后的纷繁岁月,便多了几分抵抗诱惑的定力。
第三,不要丢了专业。
都是闯过高考的人,课堂上的东西有多枯燥不用多说,如果可以在社团里把学到的理论加以实践,那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你会爱上自己的专业。
也许你会说,我本身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是父母让我报的,是专业调剂的等等。对于这样的极少数同学,其实没必要纠结。既来之则安之。因为,除了一些高等学府和特殊专业的定向培养生之外,基本上大家在大学里学什么和记住了多少知识并不重要,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你会发现,学的和用的基本上没有关系。
有人要问,那我上大学还有什么用?
如果真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大学的价值所在,我想,可以借用陈寅恪先生的十个字来表达,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应该成为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延伸来说,大学几年时光,这十个字可以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在这个战略目标下去制定一些详细的成长计划,大学基本不会过的太萎靡和蹉跎。
不说把专业学精学透,也要门门考试门门过,顺便拿几个奖学金更好。不是为了以后找个对口的工作,而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这些才是一生的财富。
我自己大学时业余时间基本都混在两个社团,因为长得不好看,人又木讷,不喜吵闹,平时除了认真参与社团工作和默默的值班外,就是静静的在校办实习,很少参加一些聚会,但却因此而受益良多。有时回想起来,甚至感觉,大学时在社团里学到的比在课堂上学到的要多。
关于社团种种,真要写起来,还能啰嗦很多。今天就写到这里。
安静踏实的去做一件事,不说做到极致,起码做到让自己永远怀念那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