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先生悲伤地说:“工作上的事情真麻烦”!
叫小朋友起床,她突然说:“不想上幼儿园了”!
给闺蜜打个电话,她竟然说:“跟老公没办法相处”!
一面,震惊于他们说的是赤裸裸的事实,另一方面,就像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很想立即帮忙解决,瞬间摆起事实讲起了道理!而他们,或者越加沉默;或者默默离开;也或者对你百般道谢,但生活依然如故……该怎么“拯救”你,我关心的人?
不如……不如讲个故事吧。
1、我们能给的,只有『经验』
我们不能给别人我们没有的东西,不管是我们给出的建议,道理,知识,一定是我们经历过、掌握过、深深认同的。但是由经验淬炼成简单的话语却变得生硬、死板,仿佛遗漏了重要的东西,失去了称之为“真实”的东西,即在那一刻的彷徨、犹豫、担忧、欣喜。我们能够给别人的,只有我们的经验。如何让经验抵达别人的内心呢?
社会科学家说:“我们不可能直接认识世界,人们所知道的生活是透过‘活过的经验’。所以,若要创造生活的意义,表达我们自己,经验就必须‘成为故事’。‘成为故事’这件事决定了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周志健老师说:“让自己的经验‘’成为故事‘’,就是’说故事’。说故事,于是我们才会看见这个经验带给自己的影响,并重新赋予它新的意义。”
一个人能够改变其他人,一定是因为令他产生了认同。孩子究竟能学到多少我们希望他们知道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内心对我们教导的情感的反应。孩子只会被那些他们爱戴、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孩子们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而关于我们生命的故事,也在这其中传承!
2、没有人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但他们需要穿透行动的力量
甚至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应该”要上幼儿园的,为了学知识!为了跟小朋友玩!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因为好孩子都上幼儿园……
只是上幼儿园会跟妈妈分开,上幼儿园有让人害怕的老师,上幼儿园不能自由自在...于是有的妈妈给小朋友讲“上幼儿园其实是在寻宝,有个白胡子爷爷在幼儿园的每个活动中都设置了一个密码,如果破解了就能找到宝藏!”;有的爸爸讲“其实幼儿园里有白老师和黑老师,虽然有的温柔有的严肃,其实这是他们的伪装,内心是非常喜欢小朋友的!”
在这里,故事更加丰满,有激励人心的力量,甚至更像是一种隐喻,具有穿破现实禁锢的想象力。在《故事知道怎么办》里讲了一个4岁的男孩总是尿得到处都是,不能“准确”地尿到马桶里,爸爸为此煞费苦心,不管怎么教育,效果都不好。后来在上了“比喻的创造性作用”这部分课程之后,他只是简单地使用了“瀑布”这个具有视觉效应的词(而不是用“直接尿到马桶里”这种抽象的命令),孩子居然马上接受了挑战,让“瀑布”一直流入马桶——每次都这样!爸爸很惊讶一字之变带来的结果,也很满意自己的“首次创造性成就”。后来他说他和孩子们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得益于此,而且他的想象力也变得愈加丰富。
3、孩子,讲个故事先
当教育理念从填鸭式教育转向启发式教育的时候,其实我们也默认了,与其是我们教孩子什么,更多的是发掘,我们更加确信孩子自身是存在一些我们未知的东西的。所以,我们鼓励孩子给我们讲故事。
讲故事是“自我的呈现”,是在展现生命的色彩,不管我们学习了多少语言,但生命中的很多感觉还是难以命名。故事从很远很远的年代传下来,在讲述人类共同经验过,但仿佛又说不清楚的东西。讲故事,只是想尽办法表达自己的方式之一。
讲故事是“活化自我”,经验充盈着自我,但同时,有些恐惧、担忧、羞耻的感觉也将自我牢牢地固定了某处,仿佛任何人都无法发现的秘洞,隐秘但又散发着腐烂的气息。当它变成故事的时候,某些固化了的感觉与偏见仿佛开始流动了,转化成了活物。
眼睛是看不到眼睛,人是能看到自己的吗?生命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