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有两个人物引发了业界刷屏报道,不仅因为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常人难以企及),更令人叹服的是两位都非常年轻,一位是李叫兽,另一位是同道大叔,90年前后两枚小鲜肉,通过被收购完成了巨额套现和身份跃迁,但这并非偶然。
我相信大家对以下内容肯定不陌生:
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努力!
当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野心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努力!
这些振奋人心的鸡汤,每次遇见都如同当头棒喝,我连忙端起书本看了起来,结果我又看到了这样的句子:
你努力的样子,看起来真焦虑!
别努力啦,你根本不是懒!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吓得我赶紧把书扔了,陷入深深地沉思中……我们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战略正确”?我们的努力到底是不是在正轨上?我们花了好大的决心才让自己开始努力,可千万不能被这世间纷纷扰扰的言论给摧毁了动力。
事实是,努力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不讲究方法的努力都是不计回报的自虐行为。
有位好友,去年说要开始大量阅读,当时既没给自己设定阅读量,也没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三个月后我问他看了哪些书,他说第一本还没看完,并且连续好几天都没看了。别不承认,我们大多时候的一时兴起并不能让我们学到什么,只是用一种看似努力的状态消遣了时光而已。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如果投入产出比达不到预期,就要重新审视执行方法。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人总有一种认知错觉,比如在同一个办公室中,认为自己付出比别人多,经常加班加点,可得到领导夸奖的却偏偏是别人。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你看不到他人努力的全过程,只是觉得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工作上,事实上别人的工作时长丝毫不少于你;另一方面,你以为只要花了时间就能得到回报,潜意识认为大家的单位时间创造效益是相等的,事实上别人的单位效用比你高。
所以你看,「努力」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应该通过怎样的努力逆袭?(假设我们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人)
在这里,我试图用数学思维将「努力」的投入产出做一个理性的解读,让大家在付出的过程中更清晰地感知自己努力的回馈。
1.时间≠经验
当HR撰写的招聘信息上注明要8年以上的产品经理,难道这家企业是真的要一个年份长久的老司机吗?
事实上8年前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还算不上成熟,当时市面上能参考的有行业标准的书都没有,更何况从PC到移动互联网,是完全不一样的赛道,很多打法套路是不能效仿的。
所以8年工作经验,只是暗示求职者该职位的门槛很高,需要非常广的行业知识面,不论是web还是app,不论是推广运营还是数据分析,都要有很深的感悟和洞见,而普通人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这样的经验。与其大篇幅描述这个职位要求的能力程度,不如直接用8年、10年,过滤掉底气不足的求职者。
朋友圈里有位朋友毕业工作还不到两年,就挑起了要求3-5年经验的大梁,独立负责一个七、八人的团队。
所以这个时代,要么快速成长,要么坐等时间换取所谓的工作经验,很多人确实是这么干的,把年份当资历,只要不是太差劲,也就这么混上去了,但未免过于平庸,希望大家都是第一种,跑赢时间带来的自然增长。(更荒诞的是有些人工作十年只是把一年的经验复制了十次,这不叫“老司机”,这叫“老白兔”)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跑赢时间?
2.指数增长
时间是单向线性的有限资源,多数人的价值创造是依附于时间的,而“开挂”的人所创造的价值是指数增长的:
一开始的时候,蓝线还在红线之上,也就是很多刚毕业时因为进了体面的大企业,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快的初速度,但如果在长期工作中没有持续的积累和成长,就是线性递增(这里解释一下,现实当中大家也都是指数增长,比如半年一次调薪,每次上调10%,但因为周期过长,在整个人生进程上看,还是近似于线性路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支持大学生做兼职或开滴滴的原因,除非你极度缺钱。
而红线代表的那部分人,一开始收入或许不高,而且将可支配资金都投入到学习中,显性价值增长缓慢,但他们的自我溢价周期很短,斜率快速提升,一旦起来,就是爆发式增长,与常人的差距迅速拉开。
大家都知道“滚雪球”是最快的敛财模式,雪球能滚多大,取决于初始位置的高度,越高势能就越大,最终的成果也越发不可估量,而这个初始高度,是由平时长期的沉淀垒起来的。
再举一个例子,剽悍一只猫,如雷贯耳的高段位自媒体,可一年多之前他还默默无闻,他的逆袭,也利用了指数增长模式。了解他的人应该都知道他去年年初的目标:采访100个牛人,读100本书…就拿见牛人这件事来说,假设你很有才华、也很热情,每次和大咖聊完之后,大咖都愿意跟你做朋友,并且向其他人推荐你,当你见完100位牛人之后,难道只是认识了一百个人吗?真不是,其实是在100个朋友圈里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在这个案例中,初始值=1位牛人,时间复利的条件=牛人的认可。
3.从极大值到平均值
现在时代的发展趋势,已经从组织生产力的竞争演变成品牌生产力的竞争,越来越强调个体的价值,强调的是“企业人格化”、“个人公司化”,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去运营。
初创公司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单点突破、长板理论,拿一项核心竞争力去突围,比如小米初期的MIUI,口号“为发烧而生”,非常注重用户参与感,笼络了庞大的天使用户。比如京东,在市场经济萎靡时砸重金组建物流体系,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现在阿里一直用菜鸟网络去补这块短板。
个人成长也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律,先寻求自身的极大值。经常听说有人在同一时段学英语、学瑜伽、研究心理学、兼顾工作之余还有一个作家梦,将有限的精力平均分配到多个技能上,只是寻求平均值,机会垂青时,才发现啥都缺一点,够不到。
个人成长要用幂定律,先让自己的某项专业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超过80%甚至90%的人,有了一项极大值的能力之后,再考虑其它技能的发展。比如小米做大了之后,玩起了品牌延伸,从手机到智慧家庭的产业生态链,京东亦如是,从3C拓展到图书,最后覆盖全品类。
极大值怎么来?是不是只要用“一万小时定律”就可以了?时间投入只是前置条件而已,不是关键因素,大学里有人每天都泡图书馆,把自己感动得不能自已,最后还是挂科了,为什么?因为在图书馆里浏览书架花了好几个小时,又花了个把小时寻找可以仰望天空的靠窗位子,坐定之后还刷了两小时的朋友圈,最后通览考试要点,觉得心里有数,带着满满的成就感离开了。
关键因素是有效的刻意练习。练习的核心就是脱离舒适圈,你每天都在走路,就算走一万小时,难道意味着你能跑马拉松?必须跳入训练层,不停地刺激肌肉、锻炼耐力。
怎样有效?如果能用钱换取时间,别舍不得,比如为了安装某个软件,找破解版、找注册码,耗费很长时间没准只是个试用版,何不直接买使用权呢?比如为了减肥,自己搜索碎片化的视频教程,既不成体系,姿势又做不到位,何不请个专业的私教指导科学的训练方法呢?
固然花了钱,但换来的是更快的可达性、多余的时间复利、清晰路径的愉悦感,我们的痛苦不就是源自努力了之后的无效嘛。
4.选择快车道
当我们学会利用时间复利成长,认清先求极大值(后求平均值)的技能结构之后,就该找赛道了。
波士顿矩阵中,市场占有率低、增长率高的产品被称为“问题产品”,是重点关注的类型。所谓“逆袭”也是从不起眼处迅速崛起,我们要寻找那条快车道。你总不至于在体制内坐等自己跳级高升吧,所以秋叶老师就很厉害,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车道,几乎成了PPT的代名词。
为什么赛道很重要?一个应届毕业生加入了正愁找不到人的初创公司,这公司的主体业务又恰逢微信红利时期,几轮融资扩招之后,这名毕业生就成了手握期权的部门总监,实现弯道超车。
很多人会说对未来押注具有不确定性,万一出错了呢?我们看社会行业的变革无非是看三样东西的流动:人才、资本、技术,大家都扑O2O时,你就可以考虑如何将自己的专长与上门、到店等形式结合,有个同学在那时候开始做私房蛋糕,现在有一家线下店面,送货上门与到店生意都很火爆。又或者后来大家都扑直播,一部分公司就玩起了网红孵化,赚的盆满钵满。前阵子微信小程序刷屏了,一些小公司自己不做内部产品,专接外包项目,业务量翻了一番。
所以当一个行业炙手可热时,单一的竞争思维太局限,如果正面交锋不可行,完全可以结合自身去做周边、做衍生产业。
但即便你押错了盘又怎样,无非是错过机会而已,总好过因为能力不足而痛失机会,只要有一次搭上行业快车,你就大有可为。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没错,但这句话还有一个前提:你已然很优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