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篇(童年7)
阿木他是九岁入的学(有点晚了,有人八岁入,也有人七岁入),其校园现在已是个旧校区了,阿木前段时间有去旧地重游了一下,拍了张照片,听说,那几个大字还是邻居的某某长辈写的,大名叫做大湖学校。当阿木他背着书包步入校园的时候,其实,他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充满着无限的美好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便听过,应该是电视上,这些书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一般刚入学时,按照他们那里的习俗,妈妈会做一碗葱糜给他的的孩子吃,真的特别好吃,除此之外葱糜谐音聪明,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那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说也奇怪,自从上了小学,听了老师的一番教导后,他开始慢慢变乖,虽然也有所玩耍,老师是这样跟他们说的:“不要老跟父母要零花钱,多做点家务活,多学学小黄香温席待亲之类的的事。”,他也铭记于心而且行动起来了。那个时候,父母对于他的举动非常诧异,诧异他竟然判若两人,觉得这个孩子可教也,将来必成大器,那他的读书生涯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一起去走进他的生活去品味他的人生吧。
他开始上学了,要从一年级开始说起了,后来的小学生是这样唱的,“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我去上学了……”。书包是大哥骑着单车带着他去市场买的,那段记忆也很美好,虽然印象中和大哥的交集并不多,自从懂事起大哥就出门在外打拼了,不过,对他的印象还是蛮好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说的还真的有道理。他,阿木他要去上学了,记了个大概,且听他道来。
一年级是这样的:当上课铃零零零的响起来的时候,他们竟然没听到,而是,和班上的几个同学在走廊里捉苍蝇玩,结果班主任到了他们还不知道。于是呢,几个人被他的老师罚站,而且还用破旧的木椅子脚打手掌,手掌涨的通红通红的,倒像一块过节时刚做好的红粿,那是他记忆中比较清晰的第三次哭。
二年级,还记得的是,是老师问他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理想是什么?阿木的回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和他们班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是成为一名像老师一样的老师,如果当初选择当一名老师去读师范,结局应该会变得美好一点,至少比现在好;还有,夏天荔枝一熟了的时候,大哥便会车着凤凰牌的单车载着阿木去荔枝园摘荔枝,红红的荔枝里面包裹着甜甜的果肉,味道尝起来很甜很甜一直甜到心里深处。荔枝带来的好倒可以让那个嘈杂的蝉鸣和炎热霸占的五月汗颜了,除了果肉甘甜外,荔枝还有一个可以做成小陀螺的荔枝籽,傻傻的,一个自制的小陀螺竟也可以让他们玩的不亦乐乎,真是太容易满足了。“紅蚊帐、白蚊帐里面装个(老阿公)”,你猜,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还有,记得那时有好多好多的警察来村里抓人,也不知道是抓什么人,总之,那个时候,村里的人都去桥头挡道不让警察进村,场面热闹极了,应该他们是来抓做冰毒的吧。因为那个时候村里做冰毒的很盛行,不过呢,这对于寻常老百姓来说也就蹭个热度。那个时候算是风云际会的时刻了,有几个人物比较出名,有一个邻居大概年龄大老爸几岁,但是呢他的辈分高,母亲常呼他叔公。那个时候很注意辈分的跟现在不同,基于他的故事也是耳濡目染过来的,虽然跟他家辈分不同,但是,阿木跟他的孩子玩的时候也都是称兄道弟的,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倒有点豪迈的味道了。路过他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他家一些喝完的空酒瓶子,很高档的那种,不过,他做事相当的公道,很佩服他,好像是村长,不过听人说,村长之职是他自己辞掉的。其实那个时候连谁是干部基本都不知道,好像现在也是?什么选举票之类的都不过是一张纸而已。还有一个也是在此期间崭露头角的,但是阿木竟然没见过,好像有点,“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的感觉,是高手,叫他坚石仔吧,他对家乡的建设也是有所贡献的,让家乡的经济上了一个层次,他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马仔就有多少马仔的代表;
再有,看到很多警察全部武装去隔壁村前洋抓走私香烟的,场面也很是热闹,那个时候经常跑去看。那个时候就觉得警察叔叔帅呆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警察这个职业的,除了小时候玩的那些个游戏,也许与这个时候的感受也有很大的关系,于他来说也是深深的伏笔。
到了三年级,还记得回忆那就是被同学打哭了,那是记忆中他第四次哭,那个时候还是他二哥帮他出了气,而且还被哥哥叼了一番,说什么长这么大还那么爱哭鼻子,还有,有个代课的女老师让人印象特深,不但人长的漂亮唱歌也特好听,她教他们唱那首贝多芬的歌——欢乐颂,美好的声音倒将整个教室的委屈一扫而空了,从此他暗暗的下决心不再让自己哭,但依然还是小屁孩一个,还是一个腼腆的小孩。
四年级了,经常和同学在走廊跳绳子,而且还学会了能够一次性跳两次的绝活,可以吧,看来有体育细胞;还有,在小学星期三下午是不用上课的,经常跑去同学家里玩,特别是去那个枝繁叶茂的老榕树旁边的老爷庙下丢沙包。那真是一个刺激,除了是争强好胜外还可以跟一个老婆婆打游击,其实她也不算老,因为她虽然拄着拐杖,但还是喜欢跟人斗勇,倒有点倚老卖老的感觉。有人说她是一个农村的留守孤独老人,最疼他的儿子四忆出门闯荡,跟家里的其他子孙们闹不合所以独立了出来,独自守着个空瓦房子,就是脾气十分的不好,老是想拿拐杖打人骂人,阿木他们在那里玩也没得罪她,而且之间的距离还有一座房子那么大,就是空地灰尘多,一群小孩子有点吵那样,却总是激起她的愤怒和不安,有人说她是想她担心她的儿子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她也是可怜,要为疼爱的孩子受那般苦难。
到了 五年级,那是第一次成绩得到表现,获得"提高生"的称号,奖励一本笔记本,开心极了,像捡到了宝似的,因为入学来,从来没拿到过奖哈,该是有多笨了?还有经常喜欢唱老师教的歌,经常抄在笔记本上拿来唱,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喜欢上音乐了,虽然五音总是不全那样,老跑调,但是真的很喜欢听老师唱歌,音乐就像爱那样可以伤人也可以治愈人,无聊时也是会听听的。
六年级来了,很自信,当老师在课堂上问起他的成绩时,微笑着说还可以;还有经常结伴去池塘里游泳。那时的溪水很清澈鱼儿也很肥美。在溪水旁家里有块稻田,现在荒废了,父亲总想着去种树,那时,每当庄稼收成的时候,父母总会往溪边打捞“九母”、“尖头”、黄鳝之类的鱼,一大篮一大篮肥沃的鱼儿也让日子润色了不少。可以说的上是“鱼米之乡”的了。
还有有很多很多,这只是他的部分酸甜事,后面说一下放牛之类的事吧。从一年级开始他的成绩和毅力一直在提高着,从一开始成绩平平到敢于自信说还可以,这是一次转变;从爱哭鼻子到立志不哭也是一个转变,总之他一直在进步着,成长着。这是一个可喜的经历。
先把小学做个概括吧。那时候,经济大大的提高了,工业也发展的十分迅速,但依然有以务农为主的,不过呢,一般年轻辍学的或者毕业的人都是往城市发展。二叔的铁哥们兼老表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的,可能是从小在苦难中长大,韧性比较强或者是头脑比较灵活,或运气好,又或者是老去的母亲的保佑?总之,他发迹了,富的不近情理,好像差点都开集团了,此后跟二叔的关系也大大的改变了,当然不是往好的。他老表好像是单亲家庭,跟老爸关系不是很好的那种,而且街坊邻居对其更是几番鄙夷之能事,好可怕的他的这些人,有点墙倒众人推的感觉,虽然当初他这墙也没怎么立过,不过现在就立的十分的牢固了,人们竟是一百八十度之转变,都是高手。。。。好像他跟二叔还是那种苟富贵之交,有人对二叔提起他时,二叔竟然有点尴尬。好了,不说这个了。那个时候,生活在农村,各家都有各自的田地,好像每年都要交公粮钱的,这个印象倒很深,父母也担忧过,毕竟那个时候学费也是有点贵的,特别是兄长读书时,仿佛老爸他还背着铁犁牵着牛往田地里耕作。关于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