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公号里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旅行中的熊孩子和熊家长”。看到标题的时候,心里不觉咯噔一颤。因为自己家娃正是处在自我意识萌发阶段的过度活跃症宝宝,最近几次坐飞机,作为妈妈的我也是紧张的虚汗直流,吃的喝的玩儿的一应具全,就怕被投诉。
等待文章打开的几秒,心里默念,千万别中千万别中。转念又安慰自己,即使娃有点儿熊,作为她妈妈的我落落大方,谦卑有礼,肯定不熊。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看文希望不要被点到名,结果越看越气。作者大概列举了七八条吧,最气的是这两条。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底下作者的评论。
1.踢椅子
诚然,孩子坐飞机踢椅子,机舱内乱跑,大声哭闹或者说笑都是不对的事情。但作者能写出这样的评论,想必是没有当过父母,更没有给人应有的尊重。
在公共场合,做父母的,比任何人都紧张,毕竟没有一个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讨厌。尤其如果孩子还在似懂非懂的年龄,没有办法准确的理解公共场合和家里的区别,尽管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和解释,娃娃依然有可能我行我素。毕竟,宝宝们,最擅长的,就是让父母丢脸。如果把娃绑在椅子上或者用袜子把她的嘴堵住她就会安静下来,我第一个去准备绳子和袜子。
反复看了示例几次,发现这个例子之所以“熊”,是在于“孩子不间断的踢椅子”而家长“理直气壮不以为意”。那孩子如果偶尔没控制住踢到了前座的椅子是不是就是不熊?家长要是已经反复阻止了200次,第201次踢到了前座的椅子是不是就是不熊?
作者这样寥寥两笔的描写只会让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踢椅子“这个行为上,而导致了很多人坐飞机,但凡椅子后面坐着一个小孩儿,就提前摆出一副厌恶的嘴脸。但凡感觉椅子被踢了一下,立马“熊孩子”“没教养”,甚至出口成脏。好像他这趟飞机所有的神经都长在了屁股上,坐这趟飞机的意义就是能够惩戒一个“熊孩子”,然后在下飞机的时候发一个“今天飞机遇到了一个熊孩子”的朋友圈。
作者这样的评论回复,也像是在告诉大家,你可以随便的出言不逊出口成脏。难道这不是比一个孩子踢到椅子或者哭闹几声更加恶劣的行为?
如果真的想提醒行为不当的孩子或者家长,就烦请做做调查,文中举出的事例是真人真事吗?还是只是从网络上截取的断章取义的段子?也烦请做做采访,家长为什么不管孩子在公共场合的不良行为呢?咪蒙写文还要进行四层采访你凭什么随意下笔评论别人。
不要混淆大众的视听,更不要给那些无事生非的人有了所谓的“理论依据”。
2. 插队
同样的,这个事例为什么“熊”?我想,主要是因为家长没有在插队的时候打声招呼并且被怼之后丝毫没有悔意。那么这个家长“熊”是因为太没有礼貌了,并不是因为插队是吗?而这样写,又让大众把矛头指向了“带娃=插队”的家长们。
其实,“插队”和“优先”真的只有一线之差。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坐车时,要把座位让给“老幼病残孕以及带小孩儿的乘客”。如果你没病没灾没残废,又没有主动让座,作为一个带小孩儿的乘客,她是有权利礼貌的请您给她让座的。请问你的爱心不在这个时候体现,要在什么时候体现呢?
经常旅行的人都知道,现在全国,更别提全世界了,几乎所有的机场无论是安检还是登机,都设有带小孩儿、推轮椅、推婴儿车的优先通道。也就是说带小孩儿的旅客,是理应被礼让和照顾的。如果你这样做了,代表你是个有常识的人。如果没有,那麻烦您赶快补补课。咱们国家都这么发达了,您还不知道吗?
3. 反转
文章的最后,以这条已经传播烂了的新闻作为一个大反转。意思是告诉家长们以后带娃坐飞机可以这么干。上飞机给每个人都写一张小纸条配两块儿糖,这样我的孩子就不是无故哭闹,而是因为飞机气压的变化让我的孩子不舒服了。这样在我的孩子打扰到您的时候他也不是熊孩子,因为他已经尽力了。
亲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了啊。难道你们看不出这张纸条的潜台词吗?
“那些说我宝宝吵的傻逼们,来吃块儿糖,堵住你们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