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和薇薇一起去逛了趟曲江书城,无意中买到了史铁生的一本《自由的夜行》,这本书在他的作品中并不算有名,只是记录了自己对生命的一些看法以及很零散细碎的经历。随便翻开读,看到他对信仰的看法,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指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很同意这句话,信仰这件事情 ,既不可证实也无法证伪。贸然的分为无神论和信仰派都是不合理的。固然,我们相信科学能够证明客观事实。但是科学只能证明存在,无法证明不存在。而且科学的证明是有区间的,就像牛顿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相对论用于微观。山爷说过,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证伪史。我们现在所相信的科学,说不定不久后就会被证伪,那我们存在的价值呢?我们信奉什么呢?是什么让我们坚持活着,坚持做一件事情。假若我们现在因为科学,我们去学习,去实践,那若科学被推翻,是不是我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呢?那个时候,每个人心目中又会给自己寻找一个怎样的寄托呢。说到底,信仰这个东西,和科学一样,无非是用来解释人不可控的事情。人生来好奇,却同时缺乏安全感,所以不断地去给自己找精神寄托,然后不断地去给自己找证据证明它确实存在,并且不惜余力去和信仰不同的人去争论,甚至争夺。历史上很多战争都是由于信仰不同产生的。
后来又读了他最出名的《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就是有能耐把母爱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个园子里不仅有我的车辙,更有母亲的脚印”,我在上班时间读到这里,哭到停不下来,于是立马拜托三奇帮我买了本《我与地坛》的精装版。之后又在网上买了《病隙碎笔》的电子书,病隙碎笔读起来没有那么明显的文学性,虽然文笔仍旧很美,但更多的是能感受到一个病人在病床上坚持不懈的思考和思辩。跟随着他的文字,我也一遍一遍的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信仰是什么?爱情是什么?性和爱情的关系?病隙碎笔2中史铁生还会讨论一些社会见闻,他真的是一直在思考生命,思考自己为什么成为作家,写作是什么?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我现在也开始思考。我从出生就被教导要好好学习,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最近总是看到“清北的大学生买房难”之类的新闻,上学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或者说一个人命运的改变仅仅在于有没有房吗?读书是一件这么功利的事情吗?不为任何目的,仅仅是想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见识不同的思想不可以吗?
就像网络上经常流传的段子,其实也是事实情况吧,过年回家,亲戚让修个电脑(或者让装软件之类),说不会,他们就问“亏你还是大学生呢?书都白读了”,若是稍稍表示出对他们的不满,或是对他们置之不理,他们就会马上确认自己的读书无用论。
在他们眼里,花钱供子女读书就是一件必须尽快见效的事,若是读书了还找不到好工作,读书了嫁不到好人家,就会马上鄙视你。进而坚固自己的读书无用论。
读书这件事情,尤其是读大学,那就是一个重塑价值观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功利。并不是图那一纸毕业证书,而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认识了怎样的人,见识了怎样的事,最终价值观,世界观有了一些些改变。
最后,愿我们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