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谜一样的国家:这片“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其实大部分是贫瘠的荒漠,而且群敌环伺,地缘环境恶劣。贫瘠而狭小的土地,只有850万国民,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无论在芯片技术、生物技术,还是国防和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均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在年轻人创新创业方面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这样的一个“弹丸小国”,如何能够崛起成为一个创新的国度?它的崛起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要打开犹太人创新之谜的钥匙,我个人首推《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美]丹·塞诺 、[以]索尔·辛格)),非常全面。因为读过《创业的国度》,才读到陈明键《创新,从提问开始》,对本书中的观念并不觉新鲜。
比对一下,《创新,从提问开始》也有独特的地方,在“学习”这个教育主题有更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书是著名企业家、投资人陈明键先生在以色列访学期间,一边创立药企积极合作实践,一边以“以色列早期教育与后期创新”这个课题研究为线索,沉浸式体验和思考的结晶。在一年半时间,作者走访近百位以色列精英,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方面探寻犹太创新的底层密码,指出了理解犹太创新教育模式的关键线索:这种模式根源于犹太教几千年来形成的推崇学习、强调思辨的传统,反映出“以求真的方式来问道”的基本文化取向,体现于当代以色列生活的方方面面。
1.先从历史角度看
犹太人“为学习而学习”,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从公元70年开始,学习自此变成了犹太文明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定,也就是说,凡是对学习不重视的人都不能做犹太人,饿死了都要让孩子去读书。因此,学习成了一把筛子,留下来的都是坚信学习是神圣的。
研究表明,学习是比DNA或者表观遗传都更加高效的一种方式。所以,如其说犹太人是上帝天选之人,不如说是学习造就这个传奇民族。
2.从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LS)角度来看
自20世纪80年代起,“学习”这一古老的行为也成为研究的对象,“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LS)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关注认知在自然状态和被精心设计的状态下如何发生,同时跳出认知自身,将社会、文化环境纳入认知建构体系。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学习逐步取代教授主义(Instructionism)学习,成为全球性潮流。
在教育的模式上,犹太式学习是非常典型的“建构主义”,通过提问和辩论,构建深度学习的情景,不允许独立学习,注重外化与表达,从而激发心智成长。以色列不重视背诵,不注重题海战术,教育非常宽松。
问题意识从何处来?
没有质疑,就不值得相信;没有提问,就谈不上创新。犹太的学校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提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辩论的目的不是占上风,不是取得辩论赛的冠军,而是促进深度学习
当你有质疑的时候,当你有挑战的时候,当你没有一个绝对真理的时候,就打开了创新的空间。创新从提问开始,你能对现有的东西提出问题、提出质疑,这才是创新的起点。
这种不屈不挠的质疑、提问精神,应该也与犹太传统信仰的方式有很大关联。实践信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坚信的方式,一种是求智的方式。而犹太文明里最重要的也是最可贵的是对权威观点的质疑与挑战。
犹太学习的辩论、挑战和质疑的教学方法被他们用到了科学上,变成了“爱因斯坦”;用在了艺术上变成了“门德尔松”;用到了政治上变成了“托洛茨基”。他们几千年的训练和思维模式使得他们拥有了一门“大炮”,原来这门炮就是专门对着律法学习,现在开始朝向艺术、科学和政治,在各个领域四处开花。
中国孩子无论在学校和家庭都被教授了过量的“惰性观点——不经过质疑、辩论便接受的知识”。背诵和记忆只是浅表学习,经过质疑和讨论才能成为深度学习。
中国式学习的“教授主义”理念注重题海战术,要求背诵知识,要求记忆程序,培养了每一个学生应知应会的能力,这样在做基础工种时效率就很高,比如生产线上的工人,一个指令下去,十万部手机造出来了。
不同的教育结果,犹太科学家有丰富的奇思妙想,擅长于从0到1的构建,而中国科学家则擅长从1到10的验证落地。
3.家庭学习
陈明键聚他将犹太学习分为三个部分:家庭学习、学校学习及社会学习。家庭启发、引导讨论的开放沟通氛围;学校鼓励提问、鼓励争辩的建构主义模式;社会群体情境的学习模式——共建创新型社会的良好。
这里重点探讨一下家庭学习。餐桌如何成为深度学习的课桌?
犹太节日晚餐是一场场放空后精心设计的互动式家庭学习,学习种类研究发现这种非正式的学习环境是有效学习更可能发生的场景。显然,这样的共同学习对小孩子来说就是最生动的学习。
犹太传统中,过节除了吃喝玩乐,还有一本书犹太人过节的时候要读一读,比如逾越节最典型的《逾越节传奇》,在以色列每年过完逾越节以后都会做电话调查,看看有多少人读。每年的数字都差不多,94%的家庭都在吃饭的时候读《逾越节传奇》。是不是全读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读饭前那一版,不光是大人读,小孩也一块读。所以94%的人口每年把这书读一遍,这种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这种传统根的意识,都是从小就扎在你的意识里面,跟你信不信教已经没有关系了。安息日晚餐餐桌上的提问、回答、对话,它不是让你背诵,不是让你记忆,而是要激发你的思维,让你去提出问题。
对犹太人来说,安息日是神圣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又是安息日的晚餐。这一天每个人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教堂做安息日的祷告。晚饭前爸爸亲吻每一个孩子并一一祝福他们。然后洗手、吃面包,晚餐正式开始。整个晚上吃喝和祈祷大概占20%,剩下80%的时间主要是学习讨论。学习讨论什么东西?这个很有意思,全世界的犹太人都遵守一个进度,一本《妥拉》分成52个部分,每周讨论一个部分,比如新年后的第一个安息日就是讨论《创世记》,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学习《创世记》。若今天讨论“雅各牧羊”,全世界的犹太人,不管你在非洲、在美国,都是讨论这一个章节,全球同步,同频共振。
餐桌上的讨论一般是由父亲来主导,他负责给大家提出问题。比如讨论《创世记》,作为教授的父亲就问为什么上帝先创造鱼,然后是鸟,然后是爬行动物,然后是哺乳动物,最后才创造人?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呢,先创造人,再创造哺乳动物,再是爬行动物,再创造鸟,再创造鱼?家里每个孩子都要发言举手,5岁的孩子也举手,不让他发言还生气。整个安息日晚餐活动,父亲相当于一个主持人,负责组织调度这个家庭的party。在所有犹太人家庭里,父亲都不是一个决断者,而是讨论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由此可见,犹太人是抱着一种科学求真的态度来实践信仰的。犹太教的价值观是“以教为宗”,是以教育为根本的,教育本身可能就是一种信仰。
结语:为学习而学习
提出一个问题:是像我们中国的这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教授主义式的学习模式更好,还是以色列这种鼓励提问、鼓励争辩的建构主义模式更好?
谁的精英群体更牛?谁的诺贝尔奖更多?谁的原始创新更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以色列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0.2%,而诺贝尔奖获奖者却高达20%。
有别于灌输知识、练习、背诵的浅表学习,犹太民族形成群体争辩、质疑提问、抽象思维这三大特色的深度学习模式,由深度学习而激发创新元力。深度学习养成的一个暗含条件就是给学习过程以最充分的自由。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本身,不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不是为了金榜题名。在这份寂静中,智慧和创造力就迸发了。以“为学习而学习”的非功利价值观为基石,以深度学习模式为支柱,构建了犹太民族的学习型社会。有趣的是,犹太人在学习上的非功利性,反而成就了犹太人在世俗社会中政治、经济、金融领域中巨大的功利。“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求之不得,不求得之。如果说应该学习深度学习模式,那就首先学习一点,把学习毫无保留地还给学习本身。
一个民族能不能产生创新者,我想关键要看有没有那样的土壤。很幸运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正是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成为国策,唯高考分数马首是瞻、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习模式受到挑战。全球化带来东西方文明交流,我们正可以借鉴犹太非功利性、深度学习、群体情境的学习模式,为学习而学习,让学习本身就是生活,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为孩子们留出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为学生留出中国式提问的宽松空间,社会、学校与家庭用一种新教育模式,养育一批新时代的创新者,产生一批中国的“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