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一个巨贪,这不用我们说也知道,但是和珅却能干实事,是乾隆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很多乾隆感觉做不好的事情,和珅都能做好。其实这种人,不单古代有之,现代也有,每一个我们认为的巨贪,都办过不少大事。至于好坏,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我们不是要谈今天的时事,而是要谈什么是“评说”。
现在的创业者常常说道“用户体验”这几个字,但是用户体验这个词,并不是只是靠想的,而是真的要到客户群体里去观察,甚至是站在他们的位置,体验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思想。注意这里说的不是了解,而是理解。
还是说说和珅,有一次,一省发生严重灾荒,乾隆指派和珅负责救济灾民之事。和珅全权负责后,做了一件几乎令所有人惊讶的事,他把救灾的大米全部换成了麸糠,也就是猪饲料。纪晓岚得知后就请和珅夜里小酌,想教训教训这位和大人。结果大失所望,和珅的一套现实主义的方法论,让纪晓岚哑口无言。
好吃的米能救活的人多还是猪饲料能救活的人多?
显然,是猪饲料能救活的人多。灾民连孩子都没得吃,只能吃树皮草根了,猪饲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上等的食物,能活下去就不错了。这哪里是那些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的所谓知识分子能体会到的真实感受呢?
其实对于和珅来说,他很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皇帝才是他的客户。只要把皇上伺候好了,他自己的位置,就能坐的稳稳的。但是要让皇帝重用他,就得减少下面的投诉,所以只能想办法,既要满足下面官员的胃口,又要让灾民不至于造反。
据说用猪饲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那些家里经济压力不是太差的灾民给屏蔽掉。因为压力不大的百姓也会混入人群蹭饭吃,受灾人数众多,根本无法排查,这样一来再多的粮食也会被吃完。
而猪饲料,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费一砖一瓦,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区分不同用户群体的问题,一些家中有剩粮的百姓,根本咽不下这猪饲料做成的粥,于是相当一部分人被分隔开,只有家中无粮的穷人无可奈何,只能老老实实吃免费派发的粥。
其实和珅真的就那么忧国忧民吗?不一定,可能也有想中饱私囊的想法。人有私欲,才是前进的最大动力。和珅也贪,贪就要做事,做了事还要让上上下下都尽量满意才行。既然是这样,就要下基层体察民情,不然哪来的用户体验?
娃哈哈集团的创始人,宗庆后先生,当年在开发经销商的时候,就跑到一个县里,天天观察县里小杂货铺的客流情况,还要跟老板交流,看看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后来发现很多老板真正关注的是一瓶饮料能赚多少钱,哪怕多赚一毛也是好的,于是就懂得了开发经销商的门道。
正如拼多多,相信再多的理论和数据,也无法让创始人理解五环内外的两个平行世界一样。只有真正到了五环以外,真正体验过三线以下城市的生活,才能了解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更能让用户满意。
到客户所在的场景去体验,才是真正可靠的用户体验获得的方式。
试想一下,如果和珅只是天天在朝廷坐班,不到基层中去,如何能够懂得老百姓想要什么,更加不可能想到用猪饲料的方法。
但是,换了猪饲料就真的有效吗?
还不一定,还要看老百姓的反应。
如果老百姓没什么投诉,才能说明这个方法是真正有效的。因为人的需求无法真正被满足,只能“尽量”满足,而且需求是随时变动的。
比如娃哈哈的经销商,可能开始只是想“多赚一点”,后来竞对也用同样的策略,这时可能就要跟上其他的营销方案来测试,比如帮忙整理货架,比如处理好退货,比如做好物流配送,甚至是以上都要。至于用哪一个方案,就要看手上能花的预算有多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方法再多,没有钱也是白搭。
所以用户思维,首先要到客户中去,后来还要了解客户反馈,这才是用户体验的真正打开方式。
至于说和珅是不是个好人,这不好说,但是他对于用户思维的理解,比我们大多数人的段位都要高很多。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后人评说”是历史的事,那交给历史,他在当世能摆平上上下问题,这已经是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