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外部机遇。
而这两者都是建立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的,自身没有能力,机会来了也会从手中滑过。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学习重视程度,将直接其着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电视里时常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公益广告,通过广告里的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形象的说明了改变命运最根本的东西是么,是知识,知识又是怎样获取的呢?是靠不断学习积累的。
进入社会后,我们没有像学生时代一样大块的时间专门去学习,每天要面对工作家庭各个方面的琐事。我们知道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也有很多想学习的知识或技能。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只要想学习,网络上有无限的学习资料,可供我们去学习,可是看着那么多好的课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想要学习,屯了一堆的课程。
扪心自问,屯的课程,都学会了吗?学会了用了吗?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干脆有的课程根本就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过。我们很着急,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最多的知识。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也没有学好,徒增焦虑。不断的屯课,不停的寻找新的课程,是一种病态,是一种无用的学习方式。
这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学习这会事,学会如何高效的学习,再按照高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或技能。
给成年人的高效学习作个定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学习,分解学习目标,勤加练习,请教,请教名师。
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进一步去到问题的根本,你的学习方法也要适合你选择的学习对象。
学习知识或技能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自然主义 : 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核心模仿,按照事物本身的样子去模仿。要是学习比如像语言、乐器、书法这些东西,你可能要用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才有效果。
书法练习中有个词叫一丝不苟,就是这个意思。很多练习书法的人在临摹古帖的时候,连古人写错了,用笔划掉的那个东西,那个笔法也要模仿的一模一样,这叫一丝不苟,这就是模仿。
结构主义 : 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注重一个结构,体系化的学习,学会之后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要学习比如像医药学,经济学,这类需要创造的学科,就得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学。
比如你了解电子电路后,你通过你学的这个原理创造出一台机器。再比如医药学,我们需要治病,而治病它属于创造,人生病是事物发生的一种现象,就不能用自然主义模仿的方法来治病了。
面对不同的学问,不要选择错学习方法,要不然你的学习可能是无效的。
练习的方法
掌握了适合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学习肯定是有效的,但是,有效也可能只是低效的。怎么从有效变成高效呢? 学习速度和效率的提升,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一、避免无效的学习,学习的速度和效率自然就可以得到提升。
二、尽可能的通过更好的学习方法把有效变为高效。
怎么做全是更好的学习方法呢?最简单的就是把学习目标拆碎,针对细节反复的练习,不要一开始就想着顾揽全局。
比如练习一首乐曲,不要每次练习的时候都从曲子开头一直练习到结尾,中间一些弹不熟的地方就糊弄过去了,顺过去了,这样做效率很低,应该每天只练好这个曲子当中的一句,可能是8个小节,你每天就练8个小节,只练8个小节。
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时候,他们练的是球员的球感,个人技术,球员相互之间的配合。训练时他们不会选择标准的足球场,反而会选择五人制的小足球场进行训练,这样的好处是球员相对时间内触球的机会更多,配合练习更密集。这样训练下来,球员的球感,技术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就可以高效的提升。学习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
碎片化的学习
知道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进步一定是突飞猛进。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讲,我们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杂事,碎片化学习可能是我们学习的唯一方式了。
既然是碎片化的学习,我们也要想办法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更高效的碎片化学习呢?
碎片化学习一定要基于搜索,带着问题和困惑去碎片化学习,脑子里要有主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拾取碎片,最后把所有碎片串联起来。
碎片化学习不是这弄一点,那儿弄一点,跟熊瞎子掰玉米一样。我们不可能同一时间什么都学,想学也注定学不好。
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头脑当中应该始终有我们要学习的主题,碎片不是满地落叶,可以比喻成瓷器打碎的碎片,要有目的的去选择碎片,而不是胡乱捡。捡起来的碎片是为了最后是要凑成瓷器的。
碎片化学习作为成年人学习的补充手段,力量很强大的,但也有一些局限性,因为它缺乏思考,辩论,与人交流的环节。学而不思则罔,碎片划拉的越多,可能越糊涂。
还有一种假的碎片化学习,叫做收藏。我们对这个东西非常熟悉,收藏这个按钮在很多软件里随处可见,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设置,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焦虑感。但是这种缓解其实不是真的缓解,它只是一种幻觉,觉得收藏了这些知识就是你的了,但实际上,如果收藏了不去看,不去碰她,它并不是我们的,这是我们必须要破除掉的幻觉。
自我反省,我自己也有这问题,以前学习培训的时候,上课不停的做笔记,还用手机把讲课内容完全录下来,准备回家后反复的听,实际上回去之后,束之高阁了,再也没有听过一次。
学过的知识一定要想办法用出来,给自己制造反馈,学过的东西,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出来,就是没有学会。
这篇文章是给自己制造的反馈,学习了得到APP里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的课程, 把学习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成文章,这个过程中能对所学内容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发现。
内化输出的同时,也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学习方面的思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