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陪儿子看《熊熊乐园》,有一集中,熊妈妈的做法触动了我。
森林里一棵老山楂树在其他树木枝繁叶茂的时候不断的落叶,熊二找来妈妈,妈妈叹了口气说:“看来山楂树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了。”熊二缠着妈妈来救活山楂树,熊妈妈明知道没有结果但还是慈爱地鼓励熊大熊二去想办法救山楂树。
熊大熊二发动大树幼儿园的小伙伴一起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又是浇水、又是捉虫、又是刷石灰、又是用树叶做棉被……最后,山楂树还是落下了最后一片叶子。
熊二夜里梦到山楂树变成一粒种子消失而哭醒,妈妈搂住它安慰:“这是山楂树在和你告别呢。只要你们心里一直想着山楂树,它就会一直陪伴你成长。”
虽然熊二他们救活山楂树的行动注定没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小熊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我更加懂得了爱与失去。
假如熊妈妈直接告诉熊二不用救了,再跟他们讲一堆道理的话,接下来的这么就不会发生了。
在育儿以及教学中,我们常常习惯了“告诉”,把它当做简洁有效的法宝。但是那无数个让我们沾沾自喜的“告诉”却一次又一次无情地剥夺了孩子们感受的权利、思考的权利。而被动的接受又最容易引起逆反,于是就有了“说教---逆反----再说教------更逆反”的恶性循环。然后父母开始痛心不已地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
孩子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父母的问题,与其抱怨孩子不听话,不如反过来多看书,学着做更好的父母。最近在读《正面管教》,发现自己有太多的无知,头脑需要不断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