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到一个私人的按摩诊所去按摩,那是一对夫妇开的店,男的很憨厚,女的则很强势,长的五大三粗,说话嗓门大,似一个大喇叭,像我这样文气雅静的人,总觉得她的声音有些聒噪,若不是熟人介绍说她的按摩手法好,治疗腰椎有两下子,我是断然不会到她店里来的。这天去的时候恰好碰上她儿子,约摸二十来岁,高高瘦瘦,挺帅气的,倒是头发有些长,几乎遮往了眼晴,不怎么说话,看到他,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沉寂的森林”——很幽深,却无人能走进去。正当我趴下来,打算治疗时,这个大男孩来到她妈妈的身边,小声说了句:“跟我去理发。”这不明摆着找钉子碰吗?果然,这女的大喇叭又响起来:“这么大了,理个发还得让我去?没出息的很哩!”这儿子仿佛没听见妈妈的话,不依不饶地说着:“跟我去!”“没看见我手上有活儿吗?”“不行,你跟我去。”像拉锯般,你一句,我一句,我听着有些着急,连我十岁的儿子都会自己去理发,他这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不会理发?就在我想开导他几句时,那锯子终于溅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男孩声音突然高了八度:“我上次理过发,你唠叼了多久?见一次,你说我一次,你嫌太难看,说我没一点审美能力。这次,你无论如何得跟我去!!!”看样子,今天妈妈不陪他去是不行的了,果然,这女的一边唠叼,一边把我推给另一个按摩师,跟着儿子理发去了。
她走后,她老公才叹了口气,说起儿子的经历:儿子跟着舅舅到南方打工,本来舅舅领着干得好好的,但由于舅舅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他便没了主心骨,没过两周,便打道回府了,现在已经在家里待了两年,无所事事。听完他的故事,我一直在想,他到底为何成为如今这个样子?我仿佛看见他理完发后,妈妈劈头盖脸大骂他的样子,我仿佛想像得出,在那喇叭般的大嗓门旁若无人的批判下,男孩心中的烦躁……于是乎,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我刚想以我教师的身份就此事说道一番,可不知怎的,我想起了儿子,想起了前两天在自己家里上演的一幕。我躺在床上哄老二睡觉,上下眼皮直打架,这时,大儿子拿着作文本走过来,站在床边啍唧着要我教他写作文,我耐着性子让他自己试着先写,写不好也没关系,于是儿子不情愿地回屋了。谁知没过几分钟,儿子又跑来了,他嘟囔着问:“我不知道该选什么素材?”我有点着急了,不就是一篇写“谁笑了”的作文吗?前面还写过一次了,我很想发火,可硬是耐着心说:“你写清楚谁因为什么事情笑了就好,归根结底,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写自己成功的事或做过的好事都行……”儿子似懂非懂地走了,老二这时却睡意全消,我不觉有些烦躁,讲故事,啍催眠曲,全套睡前程序再来一次,就在老二马上进入睡乡,我也快见到周公之时,老大又来了:“我不会写开头……”近乎漰溃的我终于忍不住发火了:“是你的作文还是我的作文?……”结果可想而知,原本就迷茫的老大被我这么一吼,更是委屈伤心。不得以,我还得教他,从选材到构思,从开头到结尾……但我的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怎么会这样?
现在我不得不把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看,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在儿子每次写完作文时,我都要过目,然后精批细改,直到改得面目全非,我本以为抓住每次写作的机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他的收获一定会最大化。而现在看来,我的做法和文章开头那个把男孩发型批判的一无是处的母亲有什么区别?我绞尽脑汁帮他改作文的过程无疑是在泯灭他的自信,扼杀他的独立性!
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见到小孩子跌倒,紧张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怕孩子把饭吃得哪儿都是,便拿着碗一勺一勺喂着吃;孩子第一次做饭,弄得灶台一片狼藉,妈妈就唠叼个不停;为了让孩子交上一份完美的手工作业,妈妈辛勤代劳……太多太多的生活画面浮现在眼前,太多太多个能干的小宝贝被母亲以爱的名义扼杀了独立性、自信心!
有人说,教育孩子的过程是牵着蜗牛散步,要慢下脚步,我要说,仅仅慢下脚步还不行,我们要变成一只蜗牛,以蜗牛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做法,欣赏孩子的作品,尽管可能把饭菜吃得哪儿都是,尽管这作品可能拙劣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