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光和影》,这一课内容很有趣,会发现原来在我们面前的影子会有如此多的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究。
同时这节课的引入也非常有意思,我也用搞笑的手影戏视频来开展这堂课的导入内容,然后再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找到“手影戏应用的科学原理”,并且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展示一下自己的手影(但是都不太会),因此一下就把教学环节拉回到本课的正题上来“找到影子产生的条件”,学生一下子就被引入到光和影的研究中去了,学生找出影子产生的条件后,但是此环节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让所有学生做了两个“亲自实践”的活动:亲自做一做手影游戏、亲自找一找教室里的影子,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产生的条件。 关于光源的教学,教参上很明确的给出了判断光源的标准——自己发光并且处于发光状态正的物体才叫光源,根据这个判断标准,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月亮不是光源,但是有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混乱,通过部分学生解释了月亮为什么不是光源,大家也恍然大悟。 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影子的特点”,并不是通过让学生自读实验方法后就开始实验,而是通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明白了影子产生的秘密,你还想探究影子的哪些特点?”这个问题就把学生的前概念运用到教学中来,学生就提出了诸如“我想研究影子的方位、长短、大小、形状、明暗”等问题,教师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后,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来进行探究,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科学课的学习自主开放性。在第一个实验中,学生不仅发现影子的位置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与光源还在一条直线上,还会发现影子的大小和长短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后面第二课的内容《阳光下的影子》做铺垫,同时也应当给这些善于观察的同学肯定和鼓励。但是第一个实验的画图比较难操作,多次检查发现都有问题,所以后面进行了实际操作,用直观的课件来突破,自己详细的示范和记录。第二、三个实验比较容易操作,而且理解和画图比较容易,学生经过思考、推测、实验验证能够理解到影子随光源的变化特点。最后教材给出关于“投影”的概念,这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难度,于是就补充了一些生活中有趣的投影图片,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和形象,并且也让他们举例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最后的拓展与应用环节是:再玩一玩影子游戏,并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影子游戏玩具。就是对整堂课精彩的结尾。 不足:本堂课教师驾驭自如,各环节紧密相扣,通过这节课,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掌控不够好,希望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教学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