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时吹上天了,死活没去看,现在看完来说一下我对这部片子的看法,认同也好,不认同就请在下面怼我,自己说出来话就要自己承担起后果,这点网络社交规矩还是懂的。
首先说整体,太拖沓了,两小时,我中间停了三回,心理N次吐槽再不来点人物冲突,我就要关电影去看贝爷了。
黄渤果然还是要多导几部,才会知道观众早就被电影养刁了,这样三段式的故事,小高潮,大高潮节奏没掌握好,就会让影片显得缓慢拖沓,观者失去耐心。功底不到,火候不够,说到底都是技术问题,多磨几次,也可以熟能生巧。
再来说故事,荒岛求生,短短百天,却前后诞生了三位领袖,热热闹闹的带着群众奔向新世界。
每个领袖都有自己的理念,小王强调生存,张总主张文明,马进空谈希望。
总体上,三人在群体慌乱无知的时候,起码是用这些鸡汤给了众人活下去的动力。
而且三位走路子跟人类进程一样,封建社会的武力镇压(王),资本主义的资产剥削(吴),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马)。
乌泱泱这么一大群人,为什么就这三个人成了领袖呢?
我总结我一下,这三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在一穷二白的时候,他们分别掌握了当前环境下最稀缺的资源。
对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荒岛求生发生了三次需求变化。
第一次生理需求,也就是求生需求。
小王是唯一能够爬树摘果,做吃食的人,在普遍认知里他掌握着大家的生存命脉,顺利成为王。
第二次需求变成,是从生存需求变成了安全需求。
食能裹腹了,但总为下一顿担忧,没有住所,被恐惧支配。
张总找到破船,手握丰富资源,解决吃穿用度,所以他用自己熟悉的那套资本游戏,再次奴役众人。
第三次便是安全需求变成了情感需求。
马进手握小兴这位技术人员,掌握最稀缺的电力资源,来满足这群人的情感需求,虽然这两人打的是民主旗号,但是二人群体地位上升是不言而喻的。
总结下来,黄渤用群体形态的三次变更,讲述了一个谁拥有稀缺资源,谁就是王者的故事?简直不敢相信。
最后说下角色,三个领袖人物都说了,说下其他人吧。
说是一群人,但都是路人甲,有人物脸谱就三个人,一个是王迅这种溜须拍马的谄媚者,这样的人跟变色龙似的,一朝领袖一朝臣,哪个群体都能混的进去。一种是忠心者,到哪都站在领袖这边,比如张总身边的打手,王身边的保安,马进身边的小兴。最后一种是顺从者,荒岛上大多数人是这种,让做事做事,让干活干活,不会反抗也没有不满更没有主张和想法就只剩下顺从。
如果你非得说,还有教授这个知识份子。放心吧,这个电影跟知识储备无关,教授的出现就跟交代故事背景的旁白差不多。
至于女主,严重脸谱化,没啥可说的,全程高光美化,这是荒岛求生呀,女主没点心机就算了,随时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任何时候都是圣母,能够活下来也是不容易。
说一下马进和小兴,很多人因为小兴的角色,疯狂夸赞张艺兴演技提升好多,但我只想说,全程都是好人,就小兴最后黑化了一下,相当于看了一个半小时的淡而无味之后,突然重口味了一下,不管演的好不好,这好感度是刷上去了呀。想想,天天吃月饼,突然吃一顿麻小,可不觉得麻小最好吃吗?
电影两个小时,黄渤设置了很多可以深挖人性的场景,但每一个都是浅尝则止。
比如,一个司机突然变成王的狂妄,一个上位者忍辱负重后夺会领导地位的报复,资源稀缺待遇悬差的嫉妒。
孤岛,生存压迫下,人性的善恶是会无限放大的。可是黄导每个坑都是挖到6分饱,就停了,转拍下一个场景。
于是,前面一个半小时,看客期待高潮,却被一次次浇灭,最后迎来了小兴的黑化,也半路阳痿了,全程淡淡的,无法在人心上留下烙印。
再者我认为结尾的处理特别像一个老爸执迷不悟,直到自己儿子也深陷泥潭,方才发现自己的教导方式是错的,于是赶紧纠正教育路子,黄渤演技是没话说,但这段不是想表达老爸身体力行教育儿子吧。
第一部片子就拍这种题材,黄渤是有野心的,可他终究不敢将自己的野心释放出来。
一部打算拍人性的片子,出来一窝真善美和一个小狼崽子,现实生活真不是这么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