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和陈先生外出,他的情绪就像今天北京的天气一样,给人满满的压抑感。
本来心情不错的我,也变得情绪低沉,甚至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开始内心的各种纠结——情绪是人与宇宙对话的语言,对人的身体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什么说过这么多次要调节情绪,要心中常念“这都不是事儿”,怎么总是没有效果呢?
伴随纠结,各种负性想象开始——他很可能因此处理不好工作上的矛盾,以后孩子也会受他性格的影响,这样的情绪对身体也很不好啊,云云……
金星人的发散性思维占据了我的大脑,所有的负性联想屏蔽了我的双眼,看不到他做出游计划时的细心全面,看不到他做项目时的积极主动,看不到他与外籍专家沟通时的认真模样,好像他变得一无是处。我失落地背对着他默默流泪。
这事放在以前,我也许会咆哮“摆着臭脸给谁看”,从而引发一场争吵。但是近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热切地思考,感悟,平复原本焦躁的情绪,主动的向他分享我的体会与发人深省的开蒙之言。
有些东西悄悄的发生了改变,更多柔软的温暖的东西开始在心里荡漾。我采取了不一样的沟通策略,来达到我想要实现的目的。
回到家,我没有抱怨也没有发火,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休息。
他默默地走过来,坐在旁边,还是很低沉的样子。
我知道他也累了。
“今天怎么了?看你不是看手机就是闭着眼,很失落的样子。”
“你知道的,有时候因为别人说的一些话,我会……”
我心里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和咆哮——又是因了别人说的话。我压制住内心的翻腾,平静地说:“你准备怎么应对?”
“过几天就好了。”
“你觉得你的情绪会不会影响我?”
“应该会,但是我控制不住。”
“你觉得我需要什么?”
“我。”
“怎么样的你?”
“真实的我,不完美的我。”
“我期待你能更成熟,应对情绪时更积极,而不是在情绪里沉沦。”
“你不能强求我变成你理想中完美的样子。”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不会要求你变成完美的人。人有情绪是正常的,并不是不让你有情绪,而是期望你认识到情绪是有传染性的,是会发出信号的,是会让别人捕捉到的。消极情绪来了,我们首先是接纳,不是否定,接下来我们就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让自己的消极情绪不要持续那么长时间,散发的负能量不那么强烈。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该努力一点点让它变得好那么一点点,不是吗?”
“嗯,我知道。”
因此事,不免要和闺蜜抱怨一番,诉说着自己为了调整彼此的情绪状态,到底有多疲惫。
不过猛然发现,我因坚信“我好,你才好”的信念,满心期待着因了“我的好”能影响身边人变得更成熟。但是由于过程漫长、起效太慢,我开始着急,甚至对“我好,你才好”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怀疑是不是自己变好,身边的人和事就真的会变好。
疲惫、焦虑和无力感,都是我给自己的,都源于我期待他快速跟上我的步伐,像我一样积极的成长。这些都是我自己没有放轻松而已。
也许,我只需要接受他本来的样子,当他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如果需要,我可以劝慰可以疏导,如果不需要,我默默地陪伴就好。其他的各种发散解读,真的没有必要。
人生在世所要面对的无非是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论是自我成长,还是工作生活,我们管得了的只有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也许我们能影响别人。但是老天的事,我们还是臣服吧。何必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烦恼多虑,何必忽视个体差异要求别人与自己同一节奏成长。
心理学大师荣格临终前说:你永远不要有企图改变别人的念头,你能够做的就是像太阳一样,只管发出你的光和你的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会觉得很温暖,有的人会觉得刺眼,甚至有的人会选择躲避。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此生,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为子女,为伴侣,为父母,每一个角色的成长都在摸索中进行。也许我们会为子女、为伴侣焦虑,但是,亲爱的,成长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慢,没关系,只要一直在成长的路上前行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