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亲子游霸占了各大旅行社的半壁江山,各种亲子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也意图明显,“父母带孩子旅游的十大好处”,“我为什么坚持带孩子旅行”,“不要错过孩子打开眼界的黄金期”,“带孩子去找寻诗和远方”……总之就是,暑假不带孩子旅游,你就是眼光狭隘的父母。
笔者颇有些微词。邻居一家,是迷信旅游能增长孩子见识、锻炼孩子能力的坚定拥趸。为此,夫妻俩加了各种亲子QQ群、微信群,大小假期都会给孩子制定旅行计划。这个暑假更是安排了密密麻麻一个月不间断的出游行程,夫妻俩为此不惜一切放下工作,也要为孩子打开世界大门保驾护航。这家的父母并不太重视孩子读书,他们是信奉体验的一族,经常会忙于带孩子体验很多新鲜事物。但是,体验了,看到了,到此一游了,难道就算打开眼界、增长见识了?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一切感官的刺激最终都需要输入大脑里加工之后,才会成为有内涵的想法。儿童特殊的大脑加工模式,决定了泛泛事物的刺激程度是远远小于特定物体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片树叶、一粒石子、一个玩偶都会成为孩子们思考的源泉,而所谓的旅游胜地、知名景点对他们大脑的刺激并不显著。当然,那些名胜古迹的人文历史,如果以故事化的趣味形式来表达,则可以形成有效的刺激点,注入他们的思想。但这更多的需要父母的讲解和循循善诱,并与孩子保持频繁交流与互动,而不仅仅是一睹为快或者一套导游词能做到的。翻看这夫妻俩的朋友圈,旅行无非是晒美景美食加秀恩爱,看起来不是父母陪着孩子旅游,倒更像是孩子陪父母旅游。虽然孩子也常会有同龄玩伴一起出行,但是他们跟小伙伴在一起交流见闻与思想的内容,往往跟旅游压根没有任何关系。
再如,一个朋友有次对笔者讲,她曾看过一个亲子节目,有一个环节是角逐出最有见识的孩子。节目以孩子去过地方的多少作为晋级的评判标准,先是出过市的,没有人被淘汰;接着是出过省的,走掉几个孩子;随后是出过国的,又筛掉了一部分;最后以去过国家的多少逐层淘汰,胜出的那个孩子当然就是去过地方最多的。然后主持人声情并茂地给父母们送上几句“肺腑之言”,做父母的为孩子提供的平台有多大,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就有多大,节目组并不是要让父母一定带孩子去多少个地方、多少个国家,而是要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内,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体会多样文化和风土人情,增长他们的见识。
看了节目后,朋友又自责又激动,孩子期末考试后第二天,就带他飞到上海玩了一圈。笔者认为,主持人那番话说的没多大毛病,但是这节目的形式,就很有问题。胜出的那个孩子当真是最有见识的?用去过地方数量的少多来衡量一个人见识的稀广,这根本就是在诱导家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快点带孩子出去旅游啊,越多越好。多样文化是增长见识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旅游是体会多样文化的途径之一,但也不是唯一。硬是要把之一的途径炒作成唯一了,这样的节目是不是该下架呢?
关于假期亲子游这事,笔者从来都不反对,物质水平提高、交通便利、假期也多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却越来越重,父母有条件利用假期带孩子出去放松学习压力、领略辽阔世界、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这都无可厚非。但父母实在不要认为这是一门必修课,也不需要认为没有带孩子旅游就感到惭愧,更不要把这当成是攀比和满足虚弱心的筹码。与其三伏酷暑天顶着烈日炎炎,带着孩子跟着各种亲子团疲劳作战,倒不如一家人坐在一起看一部纪录片,BBC制作的《亚洲神秘的古都》、《欧洲自然写真》、央视的《远方的家》等等都是以多样自然与文化为内容的好片子。或者是各自阅读一本喜欢的书,晚餐后出门纳凉散步,再交流一下阅读心得,亲子之间的几分钟无障碍交流,远胜过一次虽然同行但各玩各的旅游。
父母教育子女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孩子健康三观的培育和良好品质的传承。父母首先应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追求和积极的心态,专注于做能提升自己的事情,不停止学习、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活成别人眼中的父母。
父母的胸中有丘壑,你的孩子腹内自乾坤。不要再用假期亲子游来绑架望子成龙的父母,远方有美丽风光,眼前也并不只有苟且,要带孩子去找寻远方和诗的父母,请先想想你的诗性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