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邦的角度来说,是戚姬这个爱妾的性命重要,还是大汉的刘氏江山重要呢,毫无疑问,必然是刘氏的大汉江山重要,所以为了大汉江山,刘邦自然是不能动,也从来没有想过动吕后。
对于刘邦来说,刘邦将天下分封给刘姓诸王,就不怕吕后起幺蛾子,诸吕乱政,天下的藩王自然会群起而诛之,吕后一死,铲除诸吕并不是难事。
而真正影响大汉江山的是那些跟随他一起从沛县起兵的功勋大臣,恐怕比吕后还危险,他们都是从秦末的乱世中杀出来,各地的诸侯王大都是后辈,没有经历过战火,功臣们如果作乱,刘姓诸侯王恐怕对付不了。
那么就必须要留下吕后,这个跟他一起创业的糟糠之妻、开国皇后,来压制和对付那些功高震主的功臣,从而保证大汉江山的顺利传承,这件事情,刘邦在临死之前就安排得明明白白。
刘邦病重的时候,吕后前来探望,吕后询问刘邦死后,萧何去世之后的人事安排,刘邦告诉吕后,萧何之后曹参可以代替,曹参之后,王陵可以接替,陈平辅助,接着又说让周勃担任太尉,“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身后之事,刘邦安排的非常清楚,吕后的作用就是用来压制萧何、曹参这些元勋大臣,他们死后,就剩下了老实巴交的小老弟周勃了,就可以反手来对付吕氏了,后面的事自然不是吕后能知道了的。
沛县起兵时,最有资格成为领导者的,并不是刘邦
刘邦年少时候崇拜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因此前往大梁投奔,不想信陵君已经去世多年,刘邦便成为了张耳的门客,与其私交很好,后来魏国被秦国灭亡,张耳逃亡在外,刘邦就返回了沛县。
秦灭楚后,设置泗水郡,郡治在沛县,刘邦到壮年后,成了泗水的亭长,负责一块乡里的治安工作,这在郡县中属下下级官吏,而此时萧何和曹参两人,在沛县都是有头有脸的吏员,萧何担任的是主簿,曹参是沛县的狱掾,就是管理牢房的头领。
三人的从属关系大致是萧何官职最高,曹参是其下属,而刘邦又是曹参的下属,但是当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纷纷响应,萧何、曹参二人鼓动沛县令起兵响应后,沛县令又反悔,于是二人联合刘邦,鼓动城中百姓杀死沛县令。
沛县的起义军占领沛县城池后,在商议领导者的时候,其实萧何和曹参都比刘邦有资格成为头领,但是二人担心起义失败,牵连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宗族,就竭力推举刘邦这个街溜子来当这个领导者。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是二人不想当吗,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他们比刘邦更加了解秦朝的恐怖,内心的胆怯使他们望而却步,但是大汉朝建立之后,情况又完全不一样,大好的前程摆在面前,一旦失去上面的压力,难免让二人心中的野望复发。
作为西汉开国前二的功臣,萧何、曹参是有能力做皇帝的
“千古名相”萧何在楚汉战争中,坐镇后方,为刘邦、韩信等人在前线作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后备兵源,刘邦能够战胜项羽,最主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战略布局,另一个就是后勤保障,如果不是项羽在荥阳一线粮草耗尽,就不会有后面的垓下之围。
击败项羽,在庆功宴上,刘邦对群臣说:“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吾不如萧何”。论功行赏,刘邦将萧何定为开国第一功臣,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封为酂侯,食邑在开国功臣中最多。
汉朝定都长安后,萧何又主持和建造了汉长安城,萧何担任相国期间,根据秦朝的法令,制定了汉朝的律法《九章律》,针对当时刚刚经历战火的国家,萧何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协助刘邦平定陈豨、英布的叛乱,对汉初的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汉朝建立开始,刘邦常年不在长安坐镇,为平定叛乱转战南北,关中的中央朝廷都是由萧何这个大管家在打理,在此期间,汉朝中央稳定发展,足以体现萧何的能力,可能作为开国之君,魄力稍显不足,但是做守成的君主,萧何完全可以。
萧何之后,是西汉开国军功第一的曹参,自古以来,都认为韩信是为汉朝打下江山,立下军功最大的将领,但是为何每次刘邦都能够把韩信拿捏的死死的,两次车驾直入中军,夺了韩信的兵权。
我们可能总是在乎台前的人,却忽略了背后的力量,韩信统领汉军的副将,恰恰是这位当时都认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的曹参,曹参在楚汉相争中,杀敌最多,攻城最多。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韩信的军功章,有一半是属于曹参的,而刘邦能够两次直闯韩信大营,曹参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甚至可以说曹参对韩信部下汉军的掌控,完全超过了韩信,这也是刘邦将他安置在韩信身边的原因。
历史总是批评朱元璋大杀功臣,站在刘邦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你身边有这样优秀的下属,你儿子又是一个懦弱的性格,你敢放心的去死吗,能安心的把江山就给下一代吗?
大汉立国之后,原本关系亲密的萧何、曹参二人,关系突然疏远了,不再联系了,两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知道功劳太大,不能太亲近,会引起刘邦的不安的,但是对于政治智慧超绝的刘邦来说,不怕脑子一根筋的樊哙、周勃这些人,就怕聪明萧何、曹参,聪明人容易想法多。
以吕后压制萧、曹功勋,以周勃收拾吕氏一门
刘氏皇族内部,刘邦死后,能够比萧何、曹参地位更高的,只有吕后了,作为与刘邦一起艰苦创业的糟糠之妻,她用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为刘邦管理好了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刘邦在街上混的时候,是吕雉辛苦耕作,撑起了家庭,刘邦流落芒砀山的时候,同样是吕雉在辛苦维持着缺衣少食的家庭,同时还时常探望刘邦,联络讯息,吕雉这样的付出,在像樊哙、周勃、夏侯婴这样的群狐朋狗友心目中,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因为彭城之败,乱军之中全家失散,仅有两个孩子被夏侯婴带着,同样是吕雉艰苦维持,照顾着刘邦的老爹夫妻俩,虽然被项羽抓获,也是吕雉照顾着二老挺过来的,在很多刘邦的老兄弟眼中,吕后的地位是仅次于刘邦的。
西汉开国功臣中,樊哙是吕雉的妹夫,因此刘邦去世之后,在这段过渡时期里,大汉朝是需要靠吕后来维持的,吕后在就能够团结起来,像樊哙、周勃、夏侯婴这些跟着刘邦在沛县街面上混的兄弟,那么大汉朝就乱不起来。
那么因为吕后掌权而显赫起来的吕氏一门,刘邦自然是安排周勃来收拾,这里面其实刘邦也是算定吕后肯定活不过周勃,一方面,刘邦作为皇帝,自然是知道当皇帝有多累,有多消耗精力,这完全就是一种折寿的职业。
另一方面,吕氏一门的那些后生晚辈,什么水平刘邦肯定也清楚,明面上是安排周勃对付,恐怕暗地里还安排了后手,别人不好说,自己的长孙刘襄,就不是吕氏那几个草包能对付的,再者周勃要是先去世了,他的儿子周亚夫,也同样是可用之辈。
所以刘邦从来就没有想过对付吕后,他要防备的从来都是刘氏之外的人,吕后是刘家的媳妇,也算是刘家人,但是吕氏一门就不是,是要对付的,同样的,功高盖世的萧何、曹参也更要被防备,这就是吕后的价值,因为最经不起考验的,永远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