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妈对我说最多的一句就是:“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
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爸在听到护士说我是女孩时,他头也不回地从手术室的门口离开,都没有抱一抱他刚刚出生的孩子。
小时候,脑海里对重男轻女这一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是知道不管我做对做错,爷爷他们总是偏袒比我大一岁的堂哥,就连爸爸也是这样。堂哥一句想吃什么零食,爸爸立马骑上车去商店去买。
堂哥的生日是家族的一大事。那天家里总是很热闹。叔叔会特意会给哥哥买礼物,爸爸也会买礼物给哥哥。婶婶会提前一天去镇上采购食材,她整整呆在厨房一个下午,煮出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作为寿星的哥哥坐在最中间,享受大家的祝福。大家你一个筷子我一个筷子夹菜给哥哥吃,哥哥面前的碗总是满着。一家族其乐融融地坐在一桌子上一起分享哥哥生日的快乐。
而我的生日就像从来不存在一样,无人问津,没有生日蛋糕,没有众人的生日,只有一碗我不爱吃的长寿面。看着哥哥这样的过生日,我打心里羡慕。我曾问过爸爸:“我生日是什么时候。”爸爸一口回绝:“小孩子过什么生日。”在一旁的妈妈听了便转头不说话。那年的生日,妈妈不在家,打电话叮嘱爸爸今天要煮长寿面。爸爸煮了一碗长寿面,放了个不小心坏的鸡蛋。从那年以后,我不再提过生日的事,也不爱吃长寿面。
小时候天真地以为是自己不够乖巧,总是爱哭鼻子,常常一哭就止不住,所以不得大家欢心。
长大后才醒悟,很多事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改变的,比如说性别差。
上学后,我努力学习。在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我带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奖状。一放学,我便以飞奔的速度回到家里。在路上我满脑子想的是父母会怎么夸我,爷爷也会开心一点,婶婶也可以正眼看我一次,我单纯地以为这样的荣耀能让家人多重视一点,可是我错了。
当他们看到我的奖状,他们转身便问哥哥,“你怎么没有奖状?”而父母也是一句夸奖也没有,看着我喜悦的样子,他们告诫我不要骄傲,还开玩笑说,“这是老师蛮送给我的”。
大人无心的一句玩笑话,可是我认真地听进去了。后来获得再多奖状我都默默放进书包里,也不会把奖状粘贴在墙壁,把奖状在抽屉里锁起来,回家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妄想得到家人的夸奖。
三年级,多了一门英语课。初学英语我也很迷茫学得也不好。那年哥哥生日叔叔给成绩不好的哥哥买了一台复读机,让哥哥好好学习英语。我也心心念念能有个复读机帮助我学好英语。哥哥在拆礼物时,我在旁边直勾勾地看着。哥哥看到是台复读机时,泄气地说道:“我不要这个,我要玩具。”说着就准备把复读机扔到桌上,我立马接住了它,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那台复读机躺在哥哥的抽屉很多年,很新。而我从来没用它一次。
一次在跟哥哥玩闹中,哥哥争不过我,亲手把我从三楼推摔。我就这样从三楼滚到二楼,再滚到了一楼。我额头肿了两个大大的包。父母早出晚归挣钱,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睡着。等我起床时,他们又出去挣钱。他们不知道没有看到我脸上受的伤。只是半夜听到我老是大哭。后来听邻居说才知道事情经过。知道时,距离事发当天已有时日。而哥哥早已被婶婶带回外婆家躲避风头。而这件事,爷爷婶婶对我父母只字不提。长大了,我便落下了恐高症。
后来我知道原来这叫做重男轻女。而这思想早已在我们那个地方落地生根,慢慢地渗透到每一户人家,而我只不过是这沧海中的一粟。
哥哥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天天在家玩。玩了两三年,有一天,他跟着亲戚去了北方的一个煤矿上班。那煤矿所在地的环境恶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什么好吃的。他在那里呆了一年。回来大姑为了奖励哥哥的工作表现,给了1000的奖励。
从小到大,我妈就教育女生一定要读书,而只有这件事上能证明我不输给哥哥。我一路从初中、高中、考到了大学。年初我打算备考研究生,父亲一口拒绝了,家族人也是坚决拒绝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读到大学就可以了。即使我考上了,我父亲也会断了我的经济来源,而且考虑到家里情况,我妥协了。等工作几年了,自己有钱了再去考研究生。
村里同龄的女生没读书的话,此时早已结婚生子。碍于我还在读书,家族人便没有催促我嫁人。我又庆幸我还在读书。教育于我而言,给了我脱离原生家庭,重塑自己的家庭观的可能。若不是教育,我恐怕又将这错误的重男轻女思想一代有一代地传下去。
如果可以选择出生,我也不愿意我是女生。因为我是女生,妈妈被族里的人逼着一定要生男孩,吃了很多的苦。我想努力变强大可以保护自己的家人,成为他们依靠的大树,为他们挡住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