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四复习《苏武传》《张衡传》《归去来兮辞》三篇课文,高三7班同学围绕“纲举目张”六个问题,先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展示分享。我的要求是:以语用题和微写作为训练目的;书面交流为主,现场发挥为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穿靴戴帽。
同学们讨论和展示后,我随机点评补充,45分钟时间刚好。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性高,课堂交流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目标。由于是三篇课文,每课6个问题,共18个问题,分两轮上台展示,内容和形式有点乱,交流却没有违和感,故谓之“杂谈”吧!
02
小组讨论开始了。
全班48人,全员参与,争相发言,高潮迭起,有掌声,有争论,有亮点。
先看靠门的小组,何玉凯说:我先来说《苏武传》的形象,文章分三部分,出使---留胡---归汉……
曹锋小组最热烈,曹锋的好句子“问心无愧的忠诚”,拟得不错,言之有理。闫学花、王锦涛都说“好”,很快达成小组的共识。
第一组要首先发言,我特别关注他们的讨论时效。梁英将李陵与苏武进行对比,她指指点点,娓娓道来。李志强说:你长话短说,抓重点说吧!张炯辉质疑《后汉书》中“后汉”的时间,我的解答是“东汉”,也可联系《出师表》的文字。他还有问题要问,到别的小组取经去了。
…………
03
第一轮发言开始!
梁英选一个小切入点,分析卫律和李陵劝降苏武的说辞。卫李二人身份不同,修养不同,语言不同,性格也就不同。卫律软硬皆施、威逼利诱;李陵着重情理,陈述个人恩怨。梁英上台就说,说完就下,毫不怯场,干净利落。
张帅上台了,笑一下开讲了。他概括苏武形象、文章要点,也总结课后问题。他现场表现力强,很有胆量,很有气场,用四字词概括他最拿手。
闫学花是很正规的陈述,苏武甘苦尽尝,赤胆忠心,“典属国”地位不高,但他问心无愧,他是一生都在忠心为国。她的书面发言很实在,观点明确,举例准确。
王宁向同学们介绍几个文化常识,“北海、丈人、驸马、单于”,并且举例课内课外的实例。专找别人看不到的点来说,善于创新是他的长项。
何玉凯引用郭沫若的话,说张衡是“全面发展”的人物,“万祀千龄,令人敬仰”,在世界史中也罕见。张衡能力出众,全面发展,高明的政治家,清醒的政治家,杰出的科学家,称他为“科圣”。
杨健引用“虽才于世,但行高于人”说张衡,他为人淡泊名利,治学严谨认真,注重全面发展。从小处入手,从为人处世说起,这是杨健的新角度。
曹磊只强调张衡的“官才”,结束语说得好,类似金庸《雪山飞狐》的结尾,都是高明的设计。
王泽龙结合前面同学发言,补充苏武的形象特征。他说弱国无外交,从苏武出使的大背景说起,谈苏武的历史作用。他最会讲故事,论述文字也不错,进步很大啊!
04
第二轮发言开始!
巴皓月结合《归去来兮辞》,谈对“归隐”的看法。归隐之人有道家的思想,对于政治,他们看似漠不关心,实则心肠很热。比如陶渊明,比如谢安,他们对天下大事很有分寸,退隐江湖也不忘苍生。她结合到现实,引用“佛系青年”这个词,拿“坐公交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作比喻,拿“吃葡萄”作比喻,也很也很新颖,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我网络查证了一下: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是指芸芸众生中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崇尚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与“佛系青年”相关的词还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词语。
魏德福解说《张衡传》,专讲文化常识:“大学”“三辅”“公车”“郎中”。有举例,有说明,通俗易懂,又增加了见识。
曹锋上台了,他的题目是《我眼中的张衡》,书面交流一篇短文,很精彩的短文,观点新颖,好词好句很多,赢得了阵阵掌声。我让他打出来,附在我的文后。
肖玉恒的话题:苏武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他先是文本交流,后来即兴发挥,开头和结尾有几句精彩的话,值得同学们深思。他不长发言,发则出语惊人,而且是从“精神”高度解读苏武,有创新精神!
杨兰讲《归去来兮辞》课后1、2题。结合“小序”,讲陶渊明人生经历;结合“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讲“归途”中的激动心情。她对文本解读很深很细很到位,严谨务实认真的态度,是大家研读课文的榜样。
吴夫强讲班固,讲“汉书和后汉书”体例,讲人物形象刻画,讲卫律、李陵与苏武的对比,讲苏武前后的心理变化,条理清楚,杂而不乱。他还联系实际,和卷子上“工友”的那道题对比,指出复习要回归课本。吴夫强悟性高,概括能力强,能活学活用,他的成长和进步很快!
张德涛讲《归去来兮辞》课后一题,讲陶渊明归田的乐趣。他有即兴演讲的注潜质,与文本融合得好,他是那种勤奋型、爱动脑筋的人。
高生翔成绩最近有进步,源于他的善于思考。他讲《归去来兮辞》课后第四题,讲了两个问题,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课后他做了整理,我转载如下:
问题一: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①对恶浊官场生活厌倦,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是魏晋风度的代表。②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看出他的气节很高,注重自尊,和隐居时的孤高自赏。
问题二:从能力看“归隐”行为。①有能力者。隐居是由于外部因素,社会的动乱,官场的黑暗,自己的抱负无法得以实现,然后选择隐居。如果有机会,自己的才华还是可以得以展现。②无能力者。隐居是由于自身原因,没有才华,性格的懦弱。如同巴皓月同学说的“佛系青年”,自身没有才能,又不想去做事业,只能逃避现实。
05
课堂的延伸和反思。
自由发言很好,有价值的语句很多,我爱听他们的想法。全班交流没有套话,观点很集中,没有跑题的,站讲台的进步很大!
我让大家趁热打铁,写出课堂交流的随笔。可写整节课的场面,可写小组讨论过程,可写同学的精彩发言,可记叙,可议论,可用其他方式,只要是真实感受就行。
一说随笔,有同学就有难度,但多数同学热情很高,毕竟有交流的铺垫做精神的底子。我记下了课堂状态,王菲、郭欢、曹永霞等同学一边听,一边做笔记,一大页子,作为随笔资料,都是学习的有心人啊!
合作交流的好处很多,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研读的深度,培养思辨的能力。当然,凡事预则立,也得有好的前提:①交流前的充分阅读和思考②有团结合作的态度和兴趣,③要规范合作的要求和程序。
同学的发言与随笔附后。
06
曹锋的精彩发言:我眼中的张衡
作为政治家,他是可敬的,不屑功名利禄,不畏佞臣强权,力图挽救东汉的衰颓之势;作为科学家,他是可叹的,不相信宗教神学,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将民众从封建迷信的泥潭中拉出;作为文学家,他是可赞的,游遍名山大川,览遍名都大城,用丰富的内容,瑰丽的词藻,表达着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对人民的体恤;作为普通人,他是寂寞的,不被认同的思想,无人可懂的内心,他的才华和能力,注定了他要在芸芸众生之中孤身一人,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
07
张帅的随笔:语文课之华山论剑
一到了星期四 ,就是全班同学最喜欢的时间,因为同学们都喜欢上语文课。这不,在今天的两节语文课上,班上演了一幅活脱脱的华山论剑。各位同学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再加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大家的发言更加炉火纯青,按奈不住自己迫切的心情。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曹锋同学和巴皓月同学的发言。
曹锋同学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不但言辞犀利,而且说话有深度,有广度,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你看他上台前,自信的眼神,还有微微上扬的嘴角,就能想到,曹锋今天要带来一次精彩的发言。尤其曹锋写的关于张衡的一段话,使用排比修辞,还有几个感叹词组合在一起,更是妙不可言。我感到曹锋同学简直文采飞扬,才气冲天。在以后的学习之中,应该多多向他请教,说不定我也会被他的才气感染。
巴皓月同学可谓是我班的女中豪杰。今天的语文课上,巴皓月同学把“归隐”这个话题,和生活中的一个热词“佛系青年”联系在了一起,这个观点我也是比较赞同的,当然,巴皓月在我班也是才华横溢,不要看她个子小,毕竟浓缩才是精华。当然语文老师的个头和我的也不高,哈哈,我也相信浓缩就是精华。
其他同学的发言也相当精彩,都体现了同学们对课文研读的认真态度,语文课学习,就是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我相信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定会走上新的巅峰。
08
吴夫强的随笔: 语文课交流之我见
今日语文课堂,可谓三年难得一见,全班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上台,发表了自己对《苏武传》《张衡传》《归去来兮辞》的简要观点。
7班史上难得一见的上课氛围,以及从未有过的上课形式在此上演。
首先,比较突出的是三课合一的形式,以及三课不同思想的思维跳跃,让同学们不得不去动脑,动耳,动手,去感悟真实声音,并且记录下来。比较突出的还有第一发言人与第二发言人的设置,形成一种等级不断提高,难度不断提升的发言方式,其方式比较新颖,同学们超高的适应能力,让课堂气氛不由自主的活跃起来,同学们表现的都十分出色,没有重复,深度思考,都有自己的想法。
就第一发言人来说,有张帅,王宁,杨健的精彩解说,三人切入点不同,说话有深度,有思想,让后面的同学不由的紧张起来。而第二发言人就比较牛了,其中,巴皓月,曹锋,高生翔,几乎是自己的感悟,即脱稿来说,非常有高度,其中还有巴皓月的课外延展,与高生翔的脱口秀,非常精彩。
最后就我来说吧,我讲的是《苏武传》的艺术手法,再加上自己对两篇传记的看法。《苏武传》作者班固与《张衡传》作者范晔的比较,班固的传记更凸显人物形象,因为苏武的人物形象以叙事来凸显,而《张衡传》以简要的文字来讲述张衡的生平,效果不是特别好,但《张衡传》最大的卖点是这篇文章贴近高考,更适合我们去攻破高考题中的文言文。《苏武传》在我看来,多种写作效果的结合,把苏武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文章的语言,以及环境描写,还有人物对比,苏武前后的心理变化对比,多种艺术效果凸显了苏武的人物形象。
而我对《苏武传》的看法是,若将高考中的古代文化的考查分数再提高的话,我感觉阅读的第二题可以改为文言文形式,分析人物形象,探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让高考语文更前进一个步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09
另附:高三6班张海伦同学的随笔两篇
(一)张衡的形象归纳
才高于世,情长于人的文学大家——文
精通阴阳历算,妙尽旋机之正的术学大师——术
坚守自我,自清污浊的德行之师——德
与权威抗衡, 与官场严整的政理之臣——政
(二)《归去来兮辞》的随记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乘化兮无人知!(孤独的人——陶渊明)
山生有木,木长有枝;相辅相成,自成一体。唯吾独行,心愿乘化;知音难觅,孤往良辰。
摒弃同流合污之态,落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名;归去来兮,执杖而耘耔;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吾心悦登东皋舒啸,吾意畅临清流赋诗。吾生之不在帝乡,吾命之不在富贵。吾心之于田园,吾愿之于乘化。故吾言:富贵温柔之乡,那得这天上人间之景。诚甘乐之。
(注:6班张海伦为人朴实,学习勤奋,虚心好学,作业独立完成,书写标注清楚,每次都是精品。上月联考,居然到年级理科第二,进步神速,可谓有付出就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