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李璟有两首《浣溪沙》很有名,除此之外另一个是“手卷真珠上玉钩”。不过我自己比较喜欢这一首~
整首词围绕着“愁”做文章。“愁”有两种,一个是思念良人不归,一个是慨叹韶华易逝。
第一段,夏末秋初的时节,荷花枯萎,秋风瑟瑟。文中的女子,感觉自己和时光一起憔悴老去了。
“荣光”也有版本作“韶光”。我个人喜欢“荣光”,指草木的光泽。一方面从语境上来说更匹配,往前呼应荷花,往后呼应“憔悴”;另一方面,用“韶光”感觉有点太直截了当了。
漂亮的前两句,被王国维大加称赞其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其实写的就是荷花开败了,但这儿不用“荷花”,而用荷花另一个比较雅的别称——“菡萏”。再加上后面又是“香”,又是“翠”,都是精致的、刻意去突出其美丽的词。
突出了荷花的美好,目的是写出花谢的残酷。香“销”,翠“残”,正是以这种对比,引出后面的“愁”。
我喜欢“西风愁起绿波间”,尤其是“起”字,感觉那个水被风吹着荡啊荡,哀愁就那么一点一点漫出来了。特别有感觉。
韶华似水,美人如花,花开堪折直须折。
可惜赏花人总是远在天边。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写女子在细雨中一梦千里,来到夫君所在的边塞之地。然而现实里,只有寂寞的小楼,独自一人吹笙,一遍又一遍。
这两个句子对仗得工整,镜头感很妙。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会儿虚,一会儿实,确实写得好。
而我钟爱的也还是那些模糊的微小的字眼,比如句末的“远”和“寒”。
夫君所在的地方,很远。两个人的距离,很远。热烈的盛夏和青春渐渐离开了,越来越远。心中渴盼的美好生活,也很远。
一遍遍吹笙直到夜深,夜是寒的。下起了小雨,空气是寒的。一个人在家里,人是寒的,心是寒的。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人大概总有挥霍的冲动。
只要尚不见底,便以为还有许许多多。
譬如青春和健康。譬如别人对你的宽厚与纵容。
譬如这广袤土地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山好水。
不知李璟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否也心怀着自己手中捧起的这一片江山。
我只是随着岁数增长,愈发地了解,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