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读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每首诗的意境都妙不可言,对田园生活很向往,每每外出也会特别留意,留意那些山水风情,留意那些田园风光,这些不仅是我镜头的摄猎物,冥冥之中也是我内心的追求。
刚入秋时,朋友约我到他庄园吃饭,一下车那开阔的山地,起伏的沟壑,大片山坡地里,长满了花生,此情此景,脑子里就蹦出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句诗来。
虽然没有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匿、世外,但和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是相符的,这么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很想分享给文友们。
正好,重阳节到了,脑子里就跳出了这个山庄,列好菜谱,相约文友们来登高。来一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诗文的聚会。
重阳节的登高,我理解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不一定要登很高的山,关键在于过程。有兴趣去征服高峰,敞开襟怀尽情呐喊,四方风景尽收心底,当然很壮观。更多时候,登临是一种历练,一种体悟,征程过半,兴致蓬勃,兴尽而归,也不失为一种完美结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雪夜游湖心亭的痴举让人咋舌:一痕长堤,一点湖亭,一芥小舟,两三粒人诠释着兴致。我们不是说要效仿古人,但在这南坡有红叶,北坡有黄杨,东坡有橡树,西坡有犬吠的小小世外之地,吟咏诗句,和清风融日月,亦不快哉。
我们开着红色的车,和着路边、山上已黄的树叶,曝晒的粮食,无不让人喜悦。天气微凉,车窗外的树木比以前稀疏些。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的这首颂秋,是我最喜欢的,描写秋天的诗。秋天的色彩是丰富的,不亚于春天,秋天也是深沉和厚实的,是充满希望和收获的。
一路畅谈,不知不觉就到达目的地,起伏的小山丘,连绵的小麦地,绿绿的麦苗,漏出淡淡青色,犹如初春的草色,麦色遥看近却无。
如此惬意的仲秋,如此美的重阳之日,让我们改变王维写下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相约一起,除却了一份思念的烦恼。
在午后的暖阳里,打开房门,对山而坐,举杯畅饮,一份诗酒情怀,回响在耳畔。那种“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种“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种“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还有那种“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都离我们远去,留下的是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在耳边萦绕,伴随着歌声,飞向九霄,惊扰了月仙,他早早地在东山升起,为我们助兴,为我们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