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4 10:37
哈哈,你竟然是学中医的。
呵呵真有缘分,看来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此言不虚。
说到写信的性格内敛,这个我没有调查研究,所以没什么发言权,但是我是欣赏静水如渊的品格。为什么离中虚而坎中满,只有收藏内敛,才有真才实学的积累,是不。
当然始终沉寂也是不好,外圆内方,相时而动才好,呵呵,静与动就是一体两面的事,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
现在二十多的年纪,都是艰难困苦的阶段,环境当然不会很好,但是都没关系啦,你应该知道明夷卦吧,这卦讲的很好,内明而外顺,以蒙大难,做到这样就很好了,现在环境不如意,那就用晦而明,待时而动吧。
对了,要问个问题,恳请解答,中医是怎么根据五行生克制化来诊治病情呢,还有中医看病时,用不用天干地支来代表的人体各个部位?
老师跟我讲易医同源,肯定有话题聊。
此致
敬礼
对了,教我打通任督二脉可好 ?
于亥月午日
时间:2013-12-12 23:18
我学中医,但学得并不算很深入很透彻,所以只能粗浅地回答你的提问了。
说到中医的五行制化,有点复杂了,简单地说吧,首先要知道是哪五行,以及五行对应的五脏,也就是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然后要知道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我想这些你可能都知道的吧)最后,假如一个人经中医诊断为肺气虚,出现气短、声低、乏力、咳嗽无力等症,那么根据培土生金的原理,就可以补益肺气的同时补脾胃,又因为火克金,要兼顾看看是不是心火过于亢盛,中医里的木火刑金,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时还要清心火,安神明(心乃神明之主)。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你是否明白,易医同源,的确是,中医里很多理论正是来自易经。我发现自己还挺会纸上谈兵的嘛,学过的东西还未完全还给老师,呵呵。
中医里并没有以天干地支来代表人体,而是以阴阳表示,上为阳,下为阴,昨为阳,右为阴。阴阳是辨证的总纲领。至于打通任督二脉,我则实在没有那个本事,甚至打通任督二脉这个题目本身我都还不能理解,更不能确立它的真实与可行性。可能是我懂得太少了吧,见笑了,呵呵。
真的很开心交你这个朋友,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