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都说单身好,个个都往开封跑”这是一位在开封万岁山武侠景区《王婆说媒》现场的主播的感慨。
自三月份开封万岁山景区的“王婆说媒”爆火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单身男女齐聚河南开封。
其中不乏许多大龄甚至二婚的“寻亲者”。今天我们谈谈为什么流行“社恐症”的年轻人爱上线下相亲?
一、为什么年轻人找不到对象
(一)网络时代的群体性“社交能力退化”
这一代年轻人伴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而成长,发达的线上社交方便、快捷而富有娱乐性,大量年轻人寄居其中,但线上社交无法体验到线下社交的情感输出和语态表达。
看似免去了面对面的“尴尬”,久而久之察言观色、肢体交流、及时反馈、表达调整的表现能力会逐渐退化,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爱上这种看似“安全”“低成本”的社交方式,躲在手机电脑屏幕后面表达自我。
尤其是求爱这种袒露内心,自我示弱的表达,会更让人难以在面对面的情况下进行,于是“怯懦”“害羞”成为群体症候,“错过”成为宿命。
(二)屏幕上的恋爱叙事对年轻人价值观的误导
此外,网上流行的情感影视剧传达一个宿命爱情的叙事,仿佛对的人总会在命运的指引下来到我们身边,而我们只需要等待观望。
这实际上回避了恋爱本身的复杂性。找到真命天子|天女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恋爱是两个不同的人的社交活动,需要在试探、磨合中了解对方、认清自己,需要在试错当中成长,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三)短视频提高了人们的心动阈值
这一代年轻人每日被手机短视频里面的俊男靓女包围,这些滤镜和特效制造了男生人均“180+”“六块腹肌”,女生均“窄腰细腿”“容颜姣好”的景观。
当他们放下手机回到现实,发现身边的同学、同事普普通通,甚至灰头土脸、蓬头垢面,都会觉得他们都不够好看,配不上自己。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的,他们的颜值、身高、家境都是普通的,他们性格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要知道“包容”才是真爱的本质。
二、王婆说媒为什么火?
(一)打破时空阻隔 营造一个相对透明的婚恋市场
王婆说媒是线下的形式,每一个相亲对象都是“明码标价”——外表、身高、说话风格怎么样·····一览无遗,不用像网上一样担心货不对板。
毕竟现在找女朋友,路上的不敢搭讪,APP上怕是骗子,网站上的要充钱,买的要充气。如今有这样一个既免费——上台不收钱,又高效率——几分钟就能加上联系方式,还能选择——可以在现场挑对象的“平台”,实在是单身福音。
(二)群体感染下的“表达羞耻免疫”
前面我们说到,“社恐症”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就如同“e”人与“i”人并不必然是基因携带的表征,而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尽管大家多少有些社恐,但是来到王婆说媒的现场,自称干娘的王婆“为你做嘴替”,有台下观众的起哄作为情绪推动,营造了一个“只管卸下伪装找对象”的氛围,大家身处其中淡化了“表达羞耻”和“失败羞耻”,没有了在老家相亲时七大姑八大姨的“熟人凝视”的尴尬,人们终于有了“舍下老脸找对象”的勇气上台求偶。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带着“二婚”“丧偶带娃”等在传统婚恋市场上劣势“buff”的人敢于自爆不足,大胆上台求偶,高呼“有没有看上我的”,或直抒胸臆“有没有帅的、有钱的”。人们在“游戏”当中满足了自我表达需求。
甚至当节目结束,王婆退场,人们自发的“相亲”还在继续。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流行着“七天情侣”“缘分纸条”等活动实质上都是为“羞于表达”的年轻人一个交友的机会,如今线下相亲的复兴,向人们传达一种提醒,年轻人真的很需要去恢复社交与表达能力——丢掉幻想,自己找到对象。
就像一位牵手成功的小伙说的:“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