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丁伯慧 李孟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版。
想说说关于“中心思想”这回事。
我们就先从本书《创意写作》绪论里的一个故事开始吧。
某天,一位著名作家收到来自微博的求助。求助者是一名学生。学生说他老师布置一个作业。作业内容就是对这个作家写的一篇散文进行中心思想的概括。
作家看了学生的求助,回复说:我的文章没有什么中心思想。
总结、归纳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件事,想来我们不陌生。以前在学校的语文课上,阅读课文,总少不了课堂上简述中心思想,或者课后回家复述中心思想。
语文考试中,概括中心思想,也是必考题目。而且,中心思想还有标配的正确答案。
说到“标准答案”,又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
某天,一位小朋友做一题选择题。题目是“小猫钓鱼”故事里的小猫没有钓到鱼的心情。选项有类似“开心”、“悲伤”等。
小朋友觉得:小猫虽然没有钓到鱼,可是小猫可以到处玩,跑到这里抓抓蜻蜓,跑到那边追追蝴蝶,挺开心的。
但是,标准答案是:小猫的心情很悲伤。
然后,小朋友也很悲伤。因为错题而失分。
以上两个故事,分别从写作者的角度和阅读者的角度,让我感受到无论是写作或者阅读,敞开内心,打开自己,体验真实感受,这是创造力和创意来源的基础。
01、为什么要读经典书籍?
我们知道,但凡问起要读什么书?首先回答是读经典著作。
为什么要读经典著作?经典著作之“经典”,何以冠之“经典”二字?
我们看到流传至今的各大经典名著,它们不仅超越时间长河,永保不衰,而且对于不同读者,产生不同的思考和启发。
即使同一部经典著作,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时期阶段里阅读,得以收获也不同。
所以,经典著作的经典,反复阅读,反复消化,反复启迪。
02、文学作品的生命由谁决定?
文学作品如同人一样,也具有生命的。就像经典著作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
那么,文学作品的生命,由谁决定?
《创意写作》中这样写到: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是没有什么所谓的“中心思想”的,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者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完成阅读体验,作家完成创作也只是完成了作品的一半,而另一半则由读者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读者的再创作”,故而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的魅力正在于此。所以千百年来,无数的红学家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红楼梦》,仍然没有得出什么中心思想,他们仍在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创意写作》
由此,我们了解文学作品的生命,一半是由作家完成,一半是由读者完成。我们作为读者阅读时,有自己真实感受,有真实思考,有真实启发,也这就是对作品的再创作。
原来,读者们也是创作者。
如此——阅读后,写写读后感,梳理阅读体悟,也是一次创作。
我们走出校门,虽然不用再为试卷里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和“正确答案”纠扰。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学会如何阅读,让阅读丰富我们的人生。
在此,我感受到:真正地高效阅读,就是打开心扉,结合自身经历,把书读“活”起来。而这个“活”也是真正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各方面的成长。
03、虚构就是假的吗?
当代作家汪曾祺说:“没有想象和虚构,不成其文学。”
比 如《杀死一只知更鸟》。它是美国作家哈珀·李的处女作、代表作和经典作。从1960年出版以来,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截至2015年,据外媒报道称《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
《杀死一只知更鸟》这部小说的故事,分布两条线索。
一条故事线,是被当地小镇上的人称为“隐士”“怪人”的阿瑟·布·雷德利,他在危险关头,出乎意料地救下孩子们。
另一条故事线是小女孩斯各特的父亲为黑人辩护的故事。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故事也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怪事。但是每个读者阅读这部小说时,引发出对道德和良知的深刻探讨和思考。
也许小说中,故事的人物,故事的情节,在现实中不一定存在,但是虚构故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首先来自写作者的自身经验。
作家哈珀·李的父亲,在现实中是一名律师。哈珀·李小时候经常去法庭旁听案件审理。她说去电影院看电影,还得花钱买票。而在法庭上却是真人版演绎。
汪曾祺说:“想象和虚构的来源,还是生活。一是生活的积累;二是长时期的对生活的思考 。”
因此,故事可能是虚构的,是作者在日常生活的素材上加以艺术加工。然而,即使虚构,也是作者经由自身经验的基础完成。
最后,虚构就是假的吗?如何更好地理解“虚构”?
我想用《人物与视角》的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的话作答。
虚构故事的可信度并不源于事实,而取决于读者的感觉,即他们觉得事情是否可能发生。
——《人物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