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笔记
标签: 快速阅读
概述
本书是我在豆瓣读书里搜索“快速阅读”,找到的排名最高的一本,于是买来学习一下。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关注阅读速度,第二部分讲注意力,第三部分围绕理解,第四部分是关于记忆。前四部分是具体技巧的培养。第五部分是关于如何阅读整本书。每一部分又可分为多个要点,要点内包括原理、技巧、训练方法。本书的主要思路可以看做是以要点的目的为驱动,每个目的有对应的训练方法,还可能包括对为什么这样做有利于更好地阅读的解释。
阅读速度
影响阅读速度的首要因素是逐字阅读及出声阅读(包括在心里默念)。这是因为人眼对焦速度大概是1/4秒左右,这样每秒钟至多只能读入几个字,而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一般能达到600字/分钟(英文单词),这种速度差异造成了大脑的处理信息的能力未被完全利用,这部分能力无法被闲置,就会被用来开小差、走神,大脑会觉得无聊,时间稍长一点就会感到困乏。再者,只有当我们完整地读入一句话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做高阶处理,如图像化。在完整地读入一个语义单元前,负责图像化的右脑整个处于闲置状态,只有负责线性信息的左脑在工作。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对理解文字及提高效率都是有益的。
影响阅读的另一个因素是视线的控制。我们的视线天生比较容易被运动的物体所吸引,而文字是静态的,因此阅读过程很容易被周围的动静打断。即便周围没有动静,我们想要控制视线按照一定轨迹运动,也是比较难的。为了使视线更受控制,注意力更集中,可以用工具辅助阅读。这里提到的指读法是说,用手指或笔尖从阅读的文字下方扫过,以手指或笔尖的运动来引导视线,控制阅读速度。这个方法应该在接下来的练习里使用。
本书在这一部分提出了多种练习方法,在保证理解力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所有练习的基础是“高速公路效应”,就是说当习惯以一种较高的速度练习后,如果稍降低一些速度就会觉得非常轻松,且这种感觉到轻松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具体的练习方法在下面介绍:
3-2-1练习法。
在练习书里从未阅读过的一处开始,按平常速度阅读3分钟,记下首位位置,然后尝试复述内容。第二次用2分钟阅读相同的内容,再尝试复述。最后用1分钟阅读这部分内容,再尝试复述。2-2-2练习法。
在练习书里从未阅读过的一处开始,按平常速度阅读2分钟,记下阅读量,然后尝试复述内容。第二次接着上一次结束的地方开始,在2分钟内阅读2倍于第一次的阅读量,然后复述内容。第三次接着第二次结束的地方,在2分钟内阅读3倍于第一次的阅读量,然后复述内容。若中途某一步无法完成,则持续该速度,直到某一次完成为止。1000字/分钟练习法。
按1000字/分钟的固定速度阅读5分钟,即5000字的阅读量(不必精确,按行大概统计),然后复述内容。
以上三种练习主要是针对阅读速度,让人习惯于快速阅读。接下来的两个练习用于扩大视野范围。
字母树练习
不是拿实际阅读材料训练,用一种预先做成的卡片,练习用余光扫信息,不断扩大角度。读报练习
阅读报纸里那种呈小块状的文字,宽度固定。
为了逐步不再使用辅助工具,可以用以下方法练习.
符号练习
用预先制作的符号表,练习视线在一行内的对焦次数、对焦位置及节奏。文本练习
按上一步练习的节奏,在实际文字上阅读,不要使用辅助工具。语义单元练习法
将语义单元的中心作为对焦点,阅读过程中要尝试寻找语义单元。
为了改掉默读的习惯,可以使用1-2-3练习法。
- 1-2-3练习法
视线扫过每一行时,心中默念1-2-3或1-2,代替默念文字。默念的数字取决于每一行的对焦次数。
最后,为了练习一目多行能力,可以练习圆圈扫描及S形扫描。这一步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联系。
- 圆圈扫描
视线在一段文字内划一个圈,努力记住扫过的关键词,然后尝试回忆看到的所有内容。
上述所有在实际文字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对内容的理解。一开始可以使用一些有预设问题的练习材料,看阅读后能回答出哪些问题。更靠谱的衡量理解度方法是复述,阅读后尝试复述出关键要点和文章脉络,如果能复述出这些内容,就代表理解了50%。如果要点有缺失,理解程度在0-50%之间。如果在复述出关键要点和文章脉络后,还能复述出次要点和细节,理解度在50%-100%之间。
此外,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突破期和平台期。要理解,平台期是为突破期做内在准备,是神经元不断建立连接和巩固的阶段。即使某阶段从外在感觉上看,没有明显的提升,我们也要坚持和对练习保持信心。
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的一个技巧,是将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后脑勺正中心的那个点。另外,思维能力在肾上腺激素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人们在有压力时正是这样。所以,要建立一种减压的条件反射。
注意力放在深呼吸也是一种放松技巧,尤其是缓慢地将气吐出去。
理解力
培养理解力的主要目的是养成在阅读的同时梳理文章脉络的习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信息是线性的,而人脑的思维方式是发散的,梳理文章脉络就是将线性的文字还原出作者在写作时的思路。梳理文章能够充分调动大脑的资源,深度理解文章内容,也能加深记忆。
视觉卡片是帮助理解及梳理文章脉络的一个有效技巧,其他的名字还包括思维导图、灵感图等。制作思维卡片的一些比较有效的原则可以参考,列在下面:
1. 尽量使用横向排版
2. 主题写在白纸的正中间
3. 结构清晰的主干
4. 把所有文字都写在线上
5. 字迹必须工整
6. 善用箭头和连线突出逻辑关系
7. 多用符号和插画
提取关键词能帮我们更好地存储信息,有时一个关键词足以代表一段话的含义,文章的脉络也是围绕关键词组织起来的,关键词是文章的枝干。通常,一段文字的关键词出现在第一个句子。在提取出关键词后,我们需要将各层次的关键词组织起来,这些关键词就是填写在视觉卡片线上的文字。
对于整篇文章的阅读来说,我们要梳理文章脉络,总结各层次的关键词,找出各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文章的整体框架图才能呈现在我们眼前。
对于一本书来说,我们可以先梳理出它的主干,不涉及较细节的内容。然后再针对各章,各部分制作视觉卡片。形成分层的框架图。
给出了通过视觉卡片练习理解力的两个练习:
10分钟练习
从练习书未阅读过的章节,选取长短适中的一段阅读,这个过程保证阅读速度。阅读完后对该段内容制作视觉卡片。然后再读下一段,制作视觉卡片。如此持续10分钟。升级版的3-2-1练习
从练习书的新章节开始,阅读3分钟,然后对阅读过的这部分内容制作视觉卡片。再用2分钟将这部分内容阅读一遍,然后补充完善刚才的视觉卡片。再用1分钟将这部分阅读一遍,继续补充完善视觉卡片。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高速公路效应”,随着练习的进行,当习惯了练习中在紧迫的时间内梳理脉络后,平时的阅读理解会变得更轻松。
记忆力
本书提到增强记忆力,主要是建立四种条件反射,分别如下:
明确阅读目标
在事先对文章不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刘未鹏在《暗时间》中提到的几个通用问题。激活知识储备
所有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的知识形成一张知识网。任何新知识也不能凭空进入我们的头脑,需要被接在我们的知识网络上。正如蜘蛛网的新丝,若没有接在网上,就会被风吹走。
在阅读前,可以先花1分钟左右时间,给我们头脑中这个领域的知识做一张视觉卡片。-
复述文章内容
复述不仅可以作为自测手段,还可以加深印象,形成长期记忆。
这里有两个练习。1. “阅读+复述”5分钟练习 阅读5分钟,然后尝试复述看过的内容,如此练习。 2. 找出复述间隔练习。 边阅读边回忆,直到感觉记忆模糊,这个长度就是复述间隔。
回放视觉影像
把文字内容图像化,与《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提到的内在化是一个意思。
阅读整本书
阅读整本书的核心思想是阅读要有目的、有层次,泛读、快速阅读、精读、回顾,每种阅读方式有其特定的目的。在泛读之前,还可以通过目录、封底、第一章第一段及第一章最后一段等特殊章节来总览全书。泛读可以采用圆圈扫描的方式,大致了解全书的脉络。泛读后可以根据阅读目的来判断,本书是否值得阅读,若值得阅读可以根据时间、目的等制定阅读计划。在有了整体脉络后,可以对每一部分快速阅读,再决定是否精读。在各部分都阅读完以后,可以再回顾一遍全书内容,将全书的要点串联起来,理清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整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