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里告诉我们,“洞察”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看穿,观察得很透彻;二是指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
我们都知道,对于设计师而言,洞察用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理解他们,从而挖掘出真正的需求,做出好设计。对于用户研究而言,“洞察”实际上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是反映用户的核心需求。
这里需要注意,我们要挖掘的是用户核心的、关键的、真实的需求。
亨利·福特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在这里,他实际上是想贬低用户研究,认为用户其实根本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用户不会告诉你“我需要一辆汽车”,但当你把汽车造出来了,他们却会趋之若鹜。
然而,深入思考这句话,我们就会发现,用户所说的话,实际上也暴露了他们的深层需求——想要“更快”,而不是“马”。亨利·福特对于用户话里的意思,显然挖掘得还不够。因此,用户研究并不是没有用处,只是需要深入和准确地挖掘用户的核心需求。
第二种是独到的观点。
这种独到的观点,能够给你带来市场机会。而它的独特性又体现在两种情况下:
1.你找到了独到的需求点。
通常情况下,这是对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挖掘。举例来说,当所有的油烟机厂商在“抽得更快”、“抽得更干净”这些数据上竞争时,美的挖掘出用户使用抽油烟机的深层需求——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想抽走油烟,而是想保护皮肤。
根据这一点,美的开创了一种侧吸式油烟机。这种新的方式,能够使油烟不经过人脸就被抽走,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皮肤。
2.你找到了独到的解决方案。
同样一个问题,你可以设计一个产品来解决,也可以开发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例如,我们都知道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从公交站到家这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人们也想出了各种办法来解决,但是“共享单车”成功了。它的火爆并不在于单车本身,而在于“共享”这种新的服务模式。这种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独到的。
我们在做设计的前期,经常要通过各种方式“找痛点”,也就是发现问题,寻找需求点。然而,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找痛点容易,找洞察、引爆市场不易。
获取洞察需要什么
想要理解用户并挖掘需求,我们通常会通过调研的方式。然而用户调研是洞察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洞察=专业的能力+合适的工具
首先,专业的能力是什么?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②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也就是说,设计师需要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凡事思考深一点。而将洞察转化为合适的产品,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洞察,实际上就是产品机会点。我们寻找机会点,一般会从市场趋势、用户需求、技术趋势这三个方面来。所以,设计师可以不必局限于用户,而将眼界放宽阔一点。
获取洞察,合适的工具有哪些?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几种。具体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这里就不赘述了。
完美地抽象出一个用户的信息全貌。核心工作是为用户打标签,打标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让人能够理解,还可以方便计算机处理。
这个可以帮助增加你的用户访谈结构,增进理解用户与数字产品或服务互动的原因、时间和地点(情境)。
这个主要是用来打磨、完善每个流程的。
劣势在于我们容易迷失,可能会给设计附加很多功能,无法跳出来思考到底我们要满足用户的什么核心需求,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案……
用户调研方法及技巧
我们想要获取洞察,用户调研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说到用户调研,方法真的有很多。我们按照定性/定量来分个类,可以得到以下这些:
定性研究方法有:
深度访谈、生活观察(陪同购物)、工作坊、小组座谈会、日记、市场走访/观察
定量研究方法有:
问卷调查、大数据、定点访问、铺货率调查、广告/收视率监测、神秘顾客、电话调查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方法:
入户访问、产品留置、桌面研究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仅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在调研过程中,具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就需要积极听取前辈的经验,或者自己去发现和积累了。
好咯,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其中大部分内容来源于相关讲座的整理。关于设计,我们还有很多可聊呢。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持续关注我哦!